改善耳鳴、眩暈 耳鼻喉科醫師建議做這3件事
1.透過規律生活來改善
規律生活非常重要,這和自律神經有很大的連結。所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固定時間起床與就寢是很重要的事情。早晨最好能夠盡量接觸到陽光。許多現代人會不小心遺忘的是「早餐」的重要性,每日定時的早餐時間可以給人能量,精神奕奕地開啟一天的生活。晚上就寢之前,可以有一些放鬆的活動像是:看書、聽音樂等。休息日則可以嘗試做些運動、參加有興趣的活動。這樣規律的生活較不會累積過多壓力,也可以讓自律神經有規則的調節。
2.從改善睡眠來改善
褪黑激素(melatonin)是由人的大腦松果體所分泌的一種荷爾蒙,負責調節身體的生理時鐘,與我們的睡眠息息相關。白天如果能適度接觸戶外光線,有助於體內褪黑激素分泌,對睡眠會有幫助。
睡眠環境會影響睡眠品質,良好的睡眠最好處於較暗且安靜的環境。有些人也會播放鬆的音樂,房間調整為柔和的燈光,佈置一個舒眠的環境。如果想藉由音樂幫助入眠,建議選擇比較緩和的音樂,盡量不要聽過於吵雜的音樂、搖滾樂,或是有歌詞的歌曲,以免造成干擾,使得大腦無法休息,反而增加入睡困難。
睡姿方面,建議可以讓頭部稍微高一點,枕頭差不多為一個拳頭的高度。床墊的軟硬要適中,床墊太軟可能會下塌,太硬則會造成腰痠背痛。這都會影響血液循環及肌肉的緊張程度。因為人脊椎有一個曲線,睡覺時要盡量順著曲線,讓身體處於最自然的狀態。
現今人手一台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許多人睡前都習慣在床上滑手機,但根據研究顯示,睡前使用電腦、手機都會妨礙睡眠,因此就寢時應減少這些刺激,避免在床上使用3C產品。
3.利用腹式呼吸來改善
簡單來說,呼吸的目的在於吸入空氣及排出二氧化碳,以促進身體功能正常的運轉。但是不正確的呼吸姿勢,反而會造成身體更大的負擔,也無法達到休息與保健的效果。而呼吸法可分為「胸式呼吸」與「腹式呼吸」:胸式呼吸時,吸氣時胸腔上下起伏,空氣大多進入肺臟的上半部;腹式呼吸時,放鬆肩膀與上胸部,吸氣時腹部膨起,會讓位於肺部下方的橫隔膜下降,使肺的底部大量充氣,吐氣時肚子往內縮,使橫隔膜上升,壓縮肺部擠出裡面的空氣,這種使用橫隔膜的呼吸法可給肺部充足的氧氣。
前面提過,耳鳴及眩暈最常發作的原因,就是自律神經的調節被打亂。正常的情況下,白天的活動時間應該是交感神經較為興奮,而夜間則是副交感神經較為興奮。睡眠不足以及壓力,會使得自律神經的調節異常,進而引發耳鳴及眩暈。採取腹式呼吸,可以使得我們的身體得到放鬆,進而減輕壓力。同時,腹式呼吸也可以提供呼吸道的基礎保健,像是對鼻過敏、肺氣腫、氣喘、肺纖維化的患者都有幫助,可謂是一舉數得。做腹式呼吸運動時,也可搭配冥想或是輕伸展運動,更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般人平常最常使用的呼吸法為「胸式呼吸」,只有少數人會使用「腹式呼吸」。因此,這裡將以分解步驟教學的方式,告訴你如何躺著練習、站著練習與坐著練習腹式呼吸。
在開始以前,請謹記練習腹式呼吸的五大原則:
1.不管是用躺著、站著、坐著,無論哪一種方式,都可以先呼一口氣,然後開始。2.練習腹式呼吸的重點,就是希望能放慢呼吸頻率,延長呼氣、吐氣時間,因此練習時記得放慢速度,讓吸吐呼時間都能維持四秒鐘左右。
3.鼻子吸氣、嘴巴吐氣。吸氣時,將氣吸到丹田,大約是肚臍下兩指處;吐氣時,要稍微有點用力的去吐,但不要太用力。
4.一次練習五分鐘。
5.剛吃飽飯後,練習腹式呼吸可能會增加腹壓,若覺得不適,則可避開這段時間練習。
一切就緒,就開始實際練習吧!
.作者:賴盈達
.出版社:資料夾文化出版
.出版日期:2017/11/10
關於《強效圖解!耳鳴、眩暈不要不要!》
耳鳴、眩暈不可輕忽,更不應該因錯誤觀念及不當療法,產生迷思和誤解,使治療的黃金期延誤,病情加劇嚴重。
根據統計,臺灣有3%的人受到眩暈困擾,15%的人患有耳鳴問題,你是否也是其中之一呢?
聽聽專科醫師賴盈達的分析,從自律神經╳壓力╳疲勞╳更年期╳疾病等可能成因一一診察,用生活習慣+運動改善+飲食調整3大方法徹底根治,拒絕耳鳴、眩暈來打擾,大聲地說:不要不要!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喉嚨痛不一定是感冒!耳鼻喉科醫:幾種喉嚨痛別輕忽
醫病天地/鼻竇炎引發 國中生險失明
哈啾不斷、鼻水一直流好困擾 醫師教你如何治療過敏性鼻炎!
男罹下咽腫瘤不治療 腫瘤塞滿咽喉無法進食呼吸險致命
巧克力比咳嗽藥水更能止咳?專家教你怎麼吃最有效!
罹患過敏性鼻炎的人較容易感冒? 耳鼻喉科醫揭兩者「症狀差異」
國小女童滿口蛀牙還膿傷 竟是「鼻噴劑」惹禍
秋冬是好發季節!單側聽覺突然喪失 跟免疫力下降有關
用了鼻噴劑竟然開始流鼻血!藥師揭「1個小動作」就能降低副作用
扁桃腺腫痛不可忽視 護理師:有症狀要趕緊就醫
天冷、壓力大耳鳴就發作?當心自律神經失調!醫:先看這2科找病因
連熬二天夜趕年終報告 40餘歲男差點喪失聽力
無喉患者/復聲者聯盟助「再聲」 經費拮据
無喉患者/一字一字學發音 食道語練兩年才串成句
無喉患者/人生像被拆掉喇叭 「無喉人」辛酸
又地震了嗎?三種疾病引起暈眩要掛急診查明
醫藥天地/長期用鼻噴劑 鼻塞更嚴重
醫病天地/眩暈又手腳無力 36歲女腦瘤
空品不佳加上溫差大!過敏、慢性呼吸道疾病病患多2成
女口臭2年!連男友都拒絕接吻 醫揪真相嘆「這難以察覺」
女大生唾液腺結石下巴腫如蛙 內視鏡術不留疤還她自信
鼻子常聞到魚腥味? 醫警告「這病」和感冒、過敏相似
健保大數據/108年眩暈治療統計10大院所
健保大數據/治療眩暈 4大特色醫療院所
健保大數據/眩暈患者175萬人 女性為男性兩倍
預防眩暈復發 耳鼻喉科醫師:減輕壓力、秋冬注意保暖
眩暈健保大數據分析/女多梅尼爾氏症 男常見耳石脫落
看似輕微眩暈卻是中風徵兆!醫師提醒做好一事很重要
四旬男暈眩耳鳴竟是「耳中風」 急採高壓氧治療
打噴嚏可以捏鼻子嗎?醫:易造成4種常見的傷害
猜你喜歡
噁!67歲男後腦長巨大粉瘤 醫生花3天擠完「蛋沙拉膿液」
眼周長小顆粒怎麼辦? 皮膚科醫師告訴你解決辦法
8千萬人曾發生腦中風! 解剖「 大腦各部位急性中風症狀」...小心慢性致殘
低密度膽固醇越低越好?該用藥物保養心臟健康嗎
生活中哪些動作很傷膝蓋?4種不良動作超傷膝
溫差比低溫更要命! 6大心臟病發病原因...你中幾個?
影/寒流過後回暖真舒適!醫曝:當心溫差變化反而要人命
最燒錢的病!有鮪魚肚要注意 醫曝「6飲食習慣」會害腎出問題
為什麼腳跟總是反覆龜裂、粗糙?醫曝愛做2件事惹禍
天冷防猝死!1分鐘檢測你的護心指數
手癢擠痘卻雙肺感染險喪命 醫:危險三角區勿擠
沒曬到太陽就不會變黑?醫:太熱也會產生黑色素
寒流來襲發熱衣夯 醫師:這4種人可能愈穿愈癢
「踮腳尖」好處多!在家就可以做的三款運動,遠離肌少症還能排濕氣
天冷特別容易便秘?9大原因曝光!不是多吃菜就好
打鼾是身體警訊 十大死因九項與此有關
影/48年最冷寒冬 氣溫降1度心肌梗塞住院上升4%
久坐腿麻反覆發作 醫師:可能有其他潛在疾病跡象
喝可樂易骨質疏鬆?老了才補鈣無效?搞懂5個常見骨鬆QA
喉嚨痛不一定是感冒!耳鼻喉科醫:幾種喉嚨痛別輕忽
便便好臭是腸道警訊? 出現「3形狀、4異色」小心身體快壞了
冬季皮膚乾癢抓到破皮流血! 常做「4行為」小心癢爆...你中了嗎?
量血壓該量左手還是右手?最新研究揭正確量法測風險
高速羽球傷人!高市男子被擊中 視力剩0.1急開刀
7月大女嬰吞洗衣球急送醫 醫:洗衣球像糖果小心誤食
哈佛研究證實:80%的痛風可預防 做到一件事最重要
老人罹患肌少症問題嚴重 物理治療師推三招
他看牙診療一半臉上被滴「濕黏液體」 真相曝光氣炸了!
糖尿病營養補充怎麼選? 看懂標示諮詢營養師準沒錯!
詭異!雲嘉上午10人猝死 醫師:溫差遽變最危險
吃蔬果助順暢,醫師點名這些水果更難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