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牙周病盛行率極高,根據台灣牙周病醫學會的研究,台灣35歲以上民眾,有九成以上有程度不一的牙周病,「什麼?這個數字會不會太高了!」但其實隨著老化與疾病影響等原因,有牙周病並不奇怪,重要的是透過正確的潔牙方式、疾病控制及定期牙醫檢查,就可以讓牙齒與牙周保持健康。
從刷牙出血 到咬合不對勁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牙周專科醫師徐政忠表示,牙周病簡單的說就是發生在牙齒周圍的疾病,包括牙齦(牙肉)、下方的齒槽骨、牙周韌帶等。罹患嚴重牙周病的人,只要一張口就可以看到牙肉退縮,露出比正常更長更大的牙齒,而且牙齒搖搖欲墜、甚至已掉了好幾顆。
如何知道自己有沒有牙周病?徐政忠表示,牙周病初期的症狀並不明顯,可能偶而刷牙會在牙刷上發現血漬,但隨著症狀惡化,開始會覺得咬合「怪怪的」,甚至硬的東西咬不太下去,這就是牙醫所稱的「對咬異位」。
從牙齦紅腫 到齒牙動搖
牙周病惡化,照鏡子就知道,正常的牙齦是粉紅色,牙周病患的牙齦則會紅腫、觸痛,甚至一壓就有像膿的東西跑出來,而且早上起床後,嘴巴一打開自己都能聞到臭味;更嚴重的牙齦出現萎縮、後退,牙齒因為根基不穩,而開始動搖、甚至落齒,這已是最嚴重程度的牙周病。
牙醫師可以用有刻度的牙周探針,放進牙齒與牙齦之間,測量兩者之間脫離的程度,如果深度在1-3mm之間,代表牙齒健康,但如果超過4mm就是異常。
口腔習慣差 老化也會影響
為何會有牙周病呢?徐政忠表示,最主要是不良的口腔習慣,例如不愛刷牙或是刷牙方式錯誤,其他像是抽菸、糖尿病、不良的牙齒補綴物與假牙,及免疫力不佳、基因遺傳等也都會造成。牙周病就是牙菌斑的感染,長期發炎造成,菸中的物質會使牙菌斑破壞牙周的速度更快;糖尿病患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同樣會使發炎、破壞更嚴重。
有人認為自己刷牙刷得很乾淨,為何還會得到牙周病?有些是因為年紀大,免疫力降低,而有的是特殊體質,徐政忠表示,牙周病患者中約有1-2%是基因導致的「侵襲性牙周病」,這類患者往往年紀輕輕、甚至20多歲,就有嚴重的牙周病,與一般多數是上了年紀的人才有嚴重牙周病不同,不過這種情況的病人並不多。
牙周病患 中風比率高1.5倍
別以為牙周病只會影響牙齒,徐政忠表示,患者口腔中的細菌與發炎物質會隨著血液跑到全身,當跑到心臟或腦部時,會造成血管壁狹窄、血栓,引發心肌梗塞及中風等嚴重後果。國外研究,有嚴重牙周病的患者,中風的比率是一般人的1.5倍,心臟病致死也是2倍,還會讓糖尿病更嚴重,而孕婦有嚴重牙周病,生下早產兒的機率是一般人的7倍。
正確使用牙線
①使用牙線時,盡量不要卡在牙肉上,避免用力過猛造成牙肉傷害。
②牙線貼著牙齒,呈現「C」字型,刮走牙齒表面的牙菌斑,一個牙縫要清兩次,分別貼著左右的牙齒,各刮一次。
③整排牙齒最後一顆側邊也要記得清。
正確潔牙備妥三大工具
要預防牙周病,正確的潔牙非常重要,徐政忠表示,潔牙工具包括牙刷、牙線及牙間刷,國人使用後兩者的機率不高,但三者其實都很重要。
①牙刷→挑軟毛刷,輕輕刷。
刷牙時的重點是使用軟毛刷而且輕刷,刷得太大力反而會造成牙齦受傷,牙刷與牙齦溝呈45度角,橫向短距來回刷,每次約2-3顆,來回約15下,刷前牙的內側時,牙刷要轉成直的刷。
②牙線→牙縫左、右都要刮。
牙線使用時盡量不要卡在牙肉上,應貼著牙齒,呈現C字型,每個牙縫左、右各刮一次。
③牙間刷→要比牙縫小一號。
效果比牙線更好,但要注意牙間刷有大小不同,要找比自己牙縫小一號的。
④清除牙結石→半年一次,健保給付。
除此之外,每半年一次看牙醫,固定清除牙結石也很重要,徐政忠表示,牙結石就是牙菌斑堆積、鈣化,會在牙齒表面形成粗糙,使牙菌斑更容易附著。有些人因為怕看牙醫,牙結石堆積厚厚一片,很難不發生牙周病,目前健保都有給付半年一次的牙齒清潔檢查,只要定期就醫,早發現早治療,就不至於惡化到嚴重程度。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