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冠儀手上捧著四面金牌與一面銀牌,那是他去年參加國際少年運動會的戰果,也是台北市在這項城市級競賽中獲得的最佳成績,但四面金牌背後除了選手苦練外,也暴露出台灣培訓缺乏物理治療的窘境。
去年年底在澳洲舉辦的國際少年運動會中,台北市獲得十一面金牌,林冠儀就獨占四面。這名年僅14歲的體操明日之星,奪下男子組團隊金牌,更在個人全能、跳馬及吊環脫穎而出,地板動作則以些微差距摘銀。
鮮少有人知道,林冠儀去年比賽前移訓上海,在跳馬落地及吊環倒懸時,一度痛到無法繼續練習,被迫得用護腰支撐。林冠儀的母親一度認為孩子是腰椎受傷,遍尋中醫治療兩個月未果,最後轉往台大物理治療。
台大物理治療師楊宛青說,林冠儀第一次來台大時,連蹲下都有問題,但骨科X光檢查及日常動作都正常,代表林冠儀的腰痛與腰部柔軟度不足,核心肌群肌肉不夠有關。
林冠儀在台大醫院接受一個月物理治療後,隨即趕赴澳洲參賽,他形容:「突然感覺沒有疼痛了。」
林媽媽表示,林冠儀小時喜歡在家裡爬上爬下,祖母還戲謔說長大可以去參加李棠華特技團。從小學一年級到現在國中九年級,體操伴隨林冠儀已九年光陰,月底他將參與台北市今年少年運動會選拔。
台大醫院物理治療中心主任曹昭懿表示,物理治療師可以協助選手處理運動傷害,除了防護員,國手迫切需要隨隊物理治療師,才能延長選手的競賽生涯。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