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上百萬人頸痛背痛,其中八成五接受電療、熱療、牽引等物理治療,這在國外卻被認為「無效或僅能暫時緩解疼痛」,至於被證實有療效的徒手治療、運動治療等物理治療等少之又少,平均每一千名痠痛就醫人次中,只有二次曾經接受物理治療評估。醫師認為這與健保給付制度有關。
聯新國際醫院運動醫學科主任、復健科醫師林頌凱表示,隨著人口老化,健保復健給付金額持續增加,一直是健保核刪重點目標,而熱敷等簡單治療是最不容易被刪項目。
一名臨床物理治療師透露,做兩項熱敷、電療等簡單治療,請一名治療師就能同時服務七、八名患者,時間人力成本低,病人數量又多,又不易被核刪,醫院、醫師也樂得讓病人持續回診、做治療。
美日澳等國治療痠痛以徒手治療和運動治療為主,但我國健保審核委員卻普遍認為,患者應是「夠嚴重的診斷」才需要徒手治療,因此,只要抽審抽到,通常就是核刪。
台灣復健醫學會發言人、三軍總醫院復健醫學部主任陳良城說,一旦被核刪,還要「放大回推」,總申報點數可能被核減十萬點,所以醫療院所都很謹慎,有評估卻沒申報也是常有的事。
長榮大學醫務管理學系副教授王劼表示,健保應給予實證支持的治療項目更多給付,而物理治療師提供居家訓練的衛教也應納入給付。
對此,健保署醫務管理組組長李純馥表示,給付只要調整一點點,影響就很大,因此調整既有給付,也需要進行醫療科技評估。目前健保署在這方面的經費很少,需要再爭取預算,才能根據實證資料,重新檢討物理治療給付。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