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黃玉芳】
髖關節骨折後因為得開刀、臥床,可能引發感染、褥瘡,老年人髖關節骨折後,一年內的死亡率可高達20%。一份美國的長期研究指出,只要每周多走一點路,就能減少50%髖關節骨折的風險,研究刊載於美國公共衛生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美國波士頓布萊根婦女醫院蒐集近3萬6000位男性,在24 年內活動與坐、站習慣的資訊。並且讓這些人每兩年填寫一次問卷,瞭解他們走路的方式,以及花在坐著或是打網球、游泳等活動的時間。
經過24年的追蹤,當中共有546人發生髖關節骨折,但不包括因為癌症或是滑雪跌倒、車禍受傷骨折的案例。這些人中,有85%的骨折是因為滑倒、絆倒,或是從椅子上跌落等小意外造成。
結果發現,一個人走得越多、走得越快,髖關節骨折的風險越低。對主要活動是散步的男性來說,一周至少走4小時,比一周走不到1小時的男性,減少43%髖關節骨折的風險。
研究認為,走路有助於建立骨骼及肌肉張力,也可以幫助平衡,對年長者來說,走路也比從事劇烈活動更舒服,同時走路對於預防女性髖關節骨折,也有相同的效果。
亞東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吳凱文表示,曾有研究比較腳踏車、游泳等運動,發現還是以走路等負重運動,可以給關節壓力,反而能夠讓骨骼長得比較強壯。如果老人家動作靈活,還可以嘗試跳繩。
有些老年人會擔心走路引起膝蓋痛,吳凱文說,走路前一定要有足夠熱身,並且選擇在PU跑道場地、穿上慢跑鞋運動,有助於增加避震效果,降低對膝蓋的傷害。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