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author/photo/508.jpg)
天下雜誌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天下雜誌
【聯合報╱文/摘自天下雜誌出版《別讓身體比你老》】
〔摘文三〕
治療關節炎產品、技術,該嘗試嗎?
‧吃葡萄糖胺
葡萄糖胺可分成硫酸鹽類、鹽酸鹽類和乙醯葡萄糖胺。以硫酸鹽類為主成分的葡萄糖胺(如維骨力)目前被衛福部列為處方用藥,其他兩類則被視為營養補充品,可在一般賣場買到。
但無論藥用或非藥用,葡萄糖胺的效用仍有爭議。台大醫院老年醫學部主任詹鼎正引述研究報告說,這可能有助於某些初期軟骨退化的修補,但大部分情況差異有限。
‧注射玻尿酸
注射玻尿酸是否能改善退化性關節炎,國際上的研究也沒有共識,美國骨科醫學會認為沒有一個很好的報告證明它有效。陳威明歸納自己的臨床經驗則認為,大約只有三分之一的病人有效,效果大概維持3~6個月。
台大骨科教授楊榮森建議,通常還是先採藥物保守治療搭配生活習慣的改變,若6個月後仍未見改善,才評估是否注射玻尿酸,當軟骨已完全磨損,則應考慮置換人工關節。
‧注射自體生長因子
自體生長因子(PRP)是富含血小板的血漿。這是近幾年在運動醫學界頗為流行的治療,方法是先讓病人抽一管血,再透過離心機將生長因子濃度較高的血小板分離出來,注射到發炎部位。
由於生長因子可以刺激軟組織、傷口癒合,所以大多用來治療運動傷害,包括韌帶受傷、肌腱斷裂、足底筋膜炎、網球肘的人身上,至於是否適合拿來治療退化性關節炎?美國骨科醫學會認為有待評估,還需更長期的追蹤、更嚴謹的研究報告佐證。
‧關節鏡手術
關節鏡手術是一種微創內視鏡手術。陳威明指出,這較適用來治療半月軟骨斷裂,如果患者滑囊嚴重發炎、積水,也可藉此獲得暫時的改善。但如果只是輕微發炎,其實可藉由吃藥改善,不需動手術承擔麻醉風險。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