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采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三采
【內容摘自《跑、跳、走到100歲!骨科名醫韓偉私房關節養護術》,作者韓偉,三采出版】
在門診時,我常會碰到這類擔心的患者。「醫師,為何我腰痛,屁股也痛痛麻麻的?人家說我是神經被壓到,要開刀,是真的嗎?」
其實,肌肉受傷有時會有痛、痠、麻、腫脹的不適感,例如,臀大肌受傷會影響到後大腿肌,也可能讓後大腿痛、麻,不能因為臀部不適就說是神經受到壓迫。神經有沒有被壓到,一定要做檢查才能確定,不能妄下判斷。
我有位患者趙先生便是如此,他聽到要開刀後,擔心自己的病情很嚴重,因而找我尋求第二意見,我看他的狀況是傾向肌肉拉傷,給予適當的因應與建議。還有另一位周太太,狀況疑似神經受壓迫,我建議她做核磁共振檢查,並先教她做腰部的伸展和復健動作,做了三天,她的症狀也確實得到了改善。
把握復原黃金期,積極復健
我認為與其讓患者一直憂慮是否要開刀,什麼事也不做的拖下去;還不如把握黃金時期,先教患者可以改善症狀的姿勢訓練與動作,可能2∼3週後,病況就會逐漸轉好,奠定好的開始。因為很多患者一聽到「退化」兩個字,就自暴自棄,消極的靠吃藥,拖個一年半年依舊如故;所以我傾向另一種做法,告訴患者「你沒問題,趕快做復健、重量訓練」,可能2∼3週就能在患者身上看到明顯改變。
醫師的判斷是否適宜,會讓患者過著完全不同的生活,臨床上真正神經受到壓迫的案例其實算少,大約只佔一成,其他都是肌肉、肌腱、韌帶受傷。因此,專科醫師的判斷與建議,真的十分重要。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