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氣周報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元氣周報
【元氣周報/駐站記者/陳俐君,諮詢/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曾頌惠、國泰綜合醫院骨科主治醫師鄧修國】
Q 父親今年78歲,每天早晨會有慢走操場與甩手的運動習慣。半年前,父親在等公車時,發現若「站姿」超過30分鐘左右,他的右邊大腿肌肉,就會呈現「發麻」的現象。舉凡對右大腿部位做出拍打、捏大腿等動作,都不會有「痛」的感覺,需要稍微動一動雙腳10分鐘左右,才會慢慢恢復知覺。
之前,未有此情形發生,但只要「站姿」時間過長,就會有「發麻」的現象出現。想請問為何有此狀況出現?要如何改善?若要就醫時,要掛什麼科別?(劉小姐)
A 依照患者腿部「發麻」的症狀主訴,有可能是因退化問題所造成的「脊椎狹窄症」。
所謂「脊椎狹窄症」,是一種常見於老年人身上的脊椎退化問題。隨著年紀增長,脊椎、腰椎等部位的骨骼或軟組織,常會隨著身體老化,導致周邊組織增生肥厚,形成俗稱的「骨刺」。若長時間維持錯誤姿勢,或過度擠壓傷害神經,依照神經受壓迫的部位不同,就會出現背痛、腿部疼痛等問題。
患有「脊椎狹窄症」的病人,依受壓迫的部位,可能會在長時間站立、行走後,出現大、小腿部麻痛或無力感,也會出現神經性跛行等症狀,讓人行走時得微微彎腰,才能稍緩不適。
隨著老人家年紀漸長,生理機能退化,右大腿的「發麻」症狀背後原因相當多,建議在出現腿部痲痺當下,除了盡快改變姿勢,坐著休息;也可透過熱敷方式,增加周邊血液循環,減少不適。
但想根本解決問題,最好還是快至醫院的骨科或神經外科進行X光或核磁共振(MRI)等相關檢查,確診腿部發麻的真正病因與退化程度,對症下藥,才能恢復行動力。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