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骨科.復健

局部骨折恐使氣血、經絡、臟腑失調

台灣新生報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三軍總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林高士表示,骨折大多為各種外在因素所引起的局部損傷,傳統中醫認為,局部損傷很可能會造成整體的失調而致氣血陰陽失去平衡、經絡受損和臟腑功能失常。

林醫師指出,如果骨折時還出現內外出血、劇烈疼痛等狀況時,通常可導致氣血陰陽或臟腑的虛損,進而影響損傷的修復,但虛損表現並不一定只有在損傷後期才可能出現,如果受傷的人,先天身體素弱、傷勢過重或初期治療不當者,都有可能出現虛損。

值得注意的是,骨折癒合跟瘀血、腎虧也有關係。臨床上也發現骨折延遲癒合的患者多屬於血瘀腎虧型。所以骨折後復位的時間、軟組織損傷的程度、程度、治療方法等都需要注意,若患者有不適的地方,應隨時和主治醫師連繫,以便了解一下身體的狀況。

林高士表示,在傳統中醫療法上,損傷初期以行氣活血、散瘀止痛為主,中期以調和氣血、接續筋骨為主,後期以補益氣血、健筋壯骨為主,只要患者及早就醫診治,對病情的恢復很有幫助。

林醫師指出,骨折初期用補,氣血為先,損傷初期一般約指傷後一、二周內,這時候人體筋骨血脈受損,進而導致氣血虛損,多見虛證,若瘀血內積將導致為腫為痛,多見實證。若兼見筋骨錯位,應先行復位固定,然後再接著進行內治。

雖然初期用補,氣血為先,但對於瘀血內積,為腫為痛,或雖有出血,但身體強健,尚無虛象者,宜用行氣活血、消瘀止痛為主,或攻下逐瘀等治療方式,這是因為中醫有所謂「盛者瀉之」的說法存在。

若開放性損傷失血過多,或身體虛弱復受重傷,以致於氣血兩虧或有虛脫之虞者,這時候治療宜重用人參、黃耆等中藥材以便益氣固脫、補氣生血,因為中醫有所謂「有形之血不能速生,無形之氣所當急固」的說法。若病情危重,患者面色蒼白,息危氣促,如病情許可,也可治宜益氣回陽固脫。

林高士指出,骨折中期補脾胃為本,一般約指傷後三至六周內,這時腫痛漸消,病勢漸穩,筋傷開始接續,但患處的瘀血散而未盡,氣血損而未復,所以這時治宜首當調和氣血、接骨續筋為主,多以健脾養胃為本,也是運用補法的最好時機。

後期補肝腎為綱,一般約指傷後七至八周以後,輕證型即康復型,患者腫消痛止,精神健旺,受損筋骨功能已逐漸恢復但尚未完全康復。內治常以滋養肝腎、強筋健骨為主,且常用金匱腎氣丸、六味地黃丸、補中益氣丸等中藥複方,同時配合功能鍛煉、按摩等,以便讓患者更快地康復。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是重證型患者,多因前期失治、誤治或損傷過重,以致於元氣大傷,或是因為年高體弱、肝腎虧虛,或是傷後複感外邪等因素導致傷病遷延難以痊癒者,這時候治療就比較棘手。有些患者會出現腫痛難消,或反復腫痛、筋骨痿軟、骨節僵硬、肌肉瘦削、肢冷痠痛、眩暈耳鳴、面色無華、精神疲倦、身體乏力、大小便失調、骨折或關節無法完全復原等。像這樣的重證型患者就必須審慎加以治療。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中醫 中藥 腎虧 止痛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