韌帶傷不治癒 恐成永久傷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韌帶損傷要須防成永久性損傷。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常務理事羅明宇表示,在膝關節內,有兩條非常結實的韌帶,連接大腿骨和小腿骨。因為這兩條韌帶在位置上互相十字成一個「十」字,所以叫做十字韌帶。這兩條韌帶能保持膝關節的穩定,防止膝關節脫位。
人膝關節十字韌帶位於髕骨和股骨之間;韌帶當中的血管相當多,前後十字韌帶都由12到16個小韌帶組成,每個小韌帶又由幾十個被膜分開的更小韌帶組成,每個微型韌帶都分佈著毛細血管和神經末梢。使十字韌帶成為一個具有近300種感受系統的超級感受器。
羅醫師表示,傷筋早期主要是氣滯血瘀,治療後可減輕傷肢腫脹,縮小瘀血斑,減少疼痛,幫助關節活動,達到化瘀活血,理氣止痛作用。
若超過3星期以上的韌帶斷裂,屬於陳舊性損傷,通常受傷的韌帶已經縮短或發生退行性病變。對於這類陳舊性損傷,合併感染風寒濕三邪,或受傷韌帶瘢痕鈣化者,則需針對入裡袪溫化寒濕邪改善。
醫師提醒,韌帶扭傷如果不及時處理,其隱患與骨折是一樣的,舊傷沒有癒合新傷又出現,反復瘢痕修復與反復增生,最終會變成永久性損傷。因此,在外傷後,患者應該馬上到醫院進行相關的檢查。就算腫脹症狀消失後,還是應該繼續檢查,提防韌帶受傷。
中醫治療韌帶受損組織,藉由中藥外洗及內服方式,有助韌帶接合,活血祛痕,消腫止痛。中醫師羅明宇表示,中藥內服可以早期活血祛瘀、消腫止痛;中期續筋通絡、袪瘀生新;後期調理氣血,強壯筋骨。而外敷中藥可使藥液透過皮膚黏膜直達病所,幫助散瘀止痛,舒筋活絡,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受損組織修復。
中醫師羅明宇表示,前十字韌帶斷裂前期,經脈受損,氣血運行不暢而導致疼痛,腫脹瘀滯嚴重。這時應採用清熱涼血、消腫散瘀止痛的傷藥外敷患處,以調和氣血、舒通經絡。外敷藥方可取制乳香、制沒藥、紅花、桃仁、川芎、牛膝、刺蒺藜、續斷、木瓜、白芍、當歸、雞血藤、獨活、澤蘭等,劑量因患者個體差異而定。
羅醫師表示,另可依損傷1~3天內的患者採用輕柔手法,進行按揉理筋,鬆解膝關節內側副韌帶近周軟組織;因為新的損傷不宜拔罐,宜採輕柔手法,宜輕鬆伸屈膝關節,然後局部敷消炎止痛膏,套上護膝彈力套。
損傷3天以上者,將患肢伸直先用輕手法按摩鬆解附近肌脫,然後在壓痛點上放置火罐,拔罐後敷上止痛消炎膏,再用繃帶包紮改善疼痛。
通常3~5周解除外固定套後,還可採用中藥熏洗促進關節滑膜液吸收和解除肌肉痙攣,搭配逐步練功活動以利於膝關節功能恢復。還可配合內服藥,如牛膝、木瓜、生地、鎮地根、當歸、威靈仙、元胡、地龍等入方調理。
韌帶損傷臨床上可配合按摩手法調養。中醫師羅明宇表示,可早晚讓患者取仰臥體位,患肢自然放鬆,解除外固定,以輕手法撫摩,揉捏患肢大腿及小腿各肌群5分鐘。主要以股四頭肌、膕肌、小腿三頭肌、脛前肌群及膝關節周圍為主。
羅明宇醫師表示,手法以施用揉捏、提彈股四頭肌,推壓、搓、扣擊等手法25分鐘。患者仰臥位,施行醫師兩手握住患膝部,兩拇指置於股骨前下線,餘指置於脛骨髁後下緣,在拇指推動的同時,其餘各指向下方拔伸1~2分鐘。
患側膝關節下置一軟墊,輕度屈伸。施行過程,一手固定膝部,另一手掌著力,沿小腿到大腿內側自上而下反覆推揉3分鐘,然後一拇指重點推揉內側副韌帶前縱部與後上後下斜部方向,由下而上反覆3分鐘。
然後讓患者屈膝垂足,再施行兩手掌抱揉膝關節,一直到發熱為止。之後施行一手固定膝,另一手中指沿肌纖維方向垂直揉拔5~6次;最後讓患者緩慢下蹲連續3~4次。
以上手法每天進行1次,約進行兩周。手法必須和緩、穩妥,循序漸進,並鼓勵患者主動進行功能鍛鍊,防止肌肉萎縮。

台灣新生報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疫情間少動姿勢不正易脊椎側彎 可做3式運動延緩惡化
女子扭傷膝蓋仍慢跑致前十字韌帶斷裂 醫「種」還給她
肩頸疼痛懷疑確診?確診簡單2招拉筋 舒緩肩頸不求人
退化性髖關節炎 震波療效佳
母親節提醒媽媽做預防骨質疏鬆健康檢查!醫師揭5大骨鬆危險因子跟5種保持骨骼健康的方法
中風了手無力,適合使用「鏡像手」嗎?自評表幫你評估
背痛未必是肌肉筋膜問題,痛到冒冷汗恐是主動脈剝離!8種情況速就醫
男子背部疼痛伴隨下肢無力 竟是椎間盤細菌感染惹禍
老婦脊椎灌骨泥又垮掉 拖延治療險癱瘓
為什麼中風後肩膀疼痛?復健科醫揭可能的3大原因
影/婦肩關節退化痛到睡不著 微細血管栓塞術助除痛苦
65歲走路不穩、四肢沒力 竟是頸椎椎間盤突出
跌倒致雙腳無力走 醫師提醒有舊傷更要警覺脊椎傷害
肩頸疼痛蔓延至後腦…頸因性頭痛4特徵,小心是頸椎正求救!
骨折開刀後自己就會好?醫師告訴你做不做復健到底有什麼差別
預防跌倒就骨折 年輕多存骨本並注意保「密」防「跌」
中年女性更需留意髖關節問題 專家教3動作自我檢測
婦人肩關節鈣化性肌腱炎 3次震波治療鈣化消失
比食補更重要!專家曝退化性關節炎元凶:愈省壞愈快
40歲男跑步、騎單車膝蓋卡卡 醫師籲關節不適及早就醫
台中117歲人瑞髖關節手術成功 比英國記錄還多5歲
吊單槓、倒立機可緩腰痛?引發腰痛的原因很多 復健專科醫師教正確治療
一次手術完成雙膝關節置換 82歲老翁恢復生活品質
脊椎側彎痛苦難當 醫用電腦導航手術截彎取直救婦
婆婆媽媽閃到腰痛不欲生 物理師教3招舒緩
高齡長輩邊吃邊咳可能吞嚥力下降 治療師建議這樣做
睡醒腰痠背痛怎麼辦?骨科醫教檢視3重點助改善
全民瘋路跑,你也想加入嗎?醫師提醒常見的五大運動傷害要注意!
醫籲別錯認生長痛 小心兒童風濕性關節炎上身
小骨折未注意變跛行 全踝關節置換術讓她恢復正常行走
猜你喜歡
猴痘擴散多國!有哪些症狀?如何傳染? 詳解「感染症狀、傳播途徑、預防方式」:也有無症狀者
你真的會量血壓嗎?1張圖教你正確測量血壓,測量前30分鐘不能吃「1食物」
體內濕氣是什麼?中醫師教你三焦排毒除濕,吃這些活血利水食物可緩解
美睡眠醫學會警告「睡前喝5飲品」恐讓整夜睡不好!白開水也在內
怎麼減肥都瘦不下來?四肢瘦但肚子卻很大?醫:當心是隱性肥胖,做好5招擊退內臟脂肪
漱口水刷牙前or刷牙後?牙醫師:多數人都用錯時機了,正確潔牙順序該這樣做
老花眼怎麼辦?如何保養?會得其他眼疾嗎?眼醫教用眼關鍵!
吃肝補肝?認識肝臟10個作用 想要護肝排毒該吃什麼、哪些不該吃?
肩頸疼痛懷疑確診?確診簡單2招拉筋 舒緩肩頸不求人
省兩千!6500劑黃熱病疫苗將屆效5月開放免費施打
糖尿病吃降血糖藥卻導致泌尿道感染?醫師告訴你該如何避免
腎友不再暗沉 洗出亮麗人生
《高血壓》期刊研究顯示吃對蛋白質方式 可降低66%高血壓風險
你被大腸癌盯上了嗎?醫:出現6大警訊要注意,5大族群要當心!
常常便秘怎麼辦?成因有哪些?營養師教你從日常生活養成8個好習慣,讓便秘不再找上你!
巴金森病蜜月期可以被延長?專家分享1關鍵 避免異動症、斷電現象提前報到
忽略高血壓 40多歲科技經理腎萎縮須洗腎
只計算卡路里熱量就能讓你持續有效的減肥嗎?減重醫師點名計算熱量常見4誤差
疫情間少動姿勢不正易脊椎側彎 可做3式運動延緩惡化
久咳不癒,中醫師教先判斷乾咳、熱咳、冷咳…4種茶飲緩解不適
糖尿病有機會不吃藥?醫師詳解何謂減重手術、哪些人適合及其後遺症
孩子抽搐 病毒性腦炎、熱痙攣怎麼分辨?
異位性皮膚炎用藥穩定 才不會「疫」起搗亂
遠離壞膽固醇!國內最新臨床指引公布 超標指數再加嚴
春夏交替異位性皮膚炎奇癢難耐 醫:潤膚保濕有助改善
急性腦中風做對兩件事 降低腦損傷與失能打119送醫、讓可決策者同行
女性沒月經也有慢性下腹痛 物理治療可減輕疼痛
老婦腹痛但因疫情不敢住院 病情加劇發現罕見小腸穿孔
春末乾眼症患者增多 中醫教以茶飲、按摩減緩不適
背痛未必是肌肉筋膜問題,痛到冒冷汗恐是主動脈剝離!8種情況速就醫
室內空氣品質差 與肥胖大有關係!台大醫:揮發性有機化學物質影響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