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氣周報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元氣周報
【聯合報/駐站記者/簡慧珍,諮詢/彰化基督教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邱瑩明】
Q 兩年前,因雙手十指關節莫名疼痛,朋友都說應是痛風,但我檢查尿酸指數卻正常。不久前症狀加劇,經確診是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醫師開了抗發炎藥物給我服用,不知是否正確?(元氣讀者)
A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自體免疫力失調引起。初期症狀輕微,如果早上起床後,感到身體某部位關節特別僵硬、緊繃、腫脹,或手指沒辦法握緊牙刷、擰毛巾,就應該考慮到風濕免疫科求診。
傳統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藥物大致分兩種:一種是抗發炎藥物,以消炎止痛藥、類固醇為主,應用在急性期;如同房子失火需要水來澆熄。一種是改變體 質的免疫調節劑,使免疫體質較為穩定,不容易發炎。近年醫學科技研發出生物製劑(例如復邁、恩博),模擬人體正常的免疫蛋白物質,抑制病人體內蝕骨細胞,好像借用外來優質軍隊掃除身體裡的叛軍,使病人發炎指數降低,有效改善關節不適症狀。
一旦確診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愈快接受治療愈好。早期治療,九成患者的關節還有救,晚一年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症狀恐嚴重2.5倍。如果服用傳統的免疫調節劑滿六個月,仍無法有效改善疾病,可考慮合併使用生物製劑加強改善效果,且已有生物製劑只需每兩周施打一針,對病人來說方便許多。
生物製劑屬於健保管制的高貴藥物,藥效相差不多,都需經醫師診斷確有需要,才開立處方,使用期間要注意肺結核感染、B肝或C肝復發、抵抗力不足等副作用,病人應配合醫囑治療,一旦病情改善可能健保停止給付,此時病人可視情況以決定是否繼續使用。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