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新生報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台灣新生報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類風濕性關節炎可配合穴道治療。中醫師李明哲表示,針灸常用穴位依發作部位而有所不同,手腕關節主取腕骨、外關陽谿、陽池穴;膝關節可取犢鼻、梁丘、陽陵泉、膝陽關穴。以及踝關節部分,可取申脈、照海、崑崙、以及丘墟穴。
李醫師表示,此症還可配合中藥藥洗法,準備透骨草、川烏、一條根各9錢,乳香、沒藥各3錢,紅花、秦艽、鉤藤各6錢,防風、補骨脂各4錢。將藥物磨成藥粉放入瓶中(約一半),加入高梁酒或是高濃度米酒中,浸泡約一周即可使用,一天3~5次。
每次使用適量藥洗在疼痛處塗抹,輕輕按揉五分鐘,藥洗乾了就再塗抹,不用洗去。若皮膚有出現藥疹須停止使用。
‧50歲主婦「捨棄電鍋和熱水壺」一器具包辦煮飯燒水:清潔超輕鬆
‧為什麼廁所總有味道?臭味不散5來源 這樣清潔有效排除異味
‧醫實測「三餐吃魚」血脂出現驚人變化!嫌麻煩可買一物便宜又方便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