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
傳統類風濕關節炎診斷多靠X光,但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建議,X光不易看出早期病灶,像發炎、積水、滑液膜增生,或肌腱、軟骨、韌帶損傷,最好加做超音波,有助及早發現。
32歲林小姐,4年前手腕疼痛,去骨科做X光檢查,懷疑可能是拉傷,吃消炎止痛藥卻無效,她心想:「會不會是上班用電腦姿勢不良?」由於手和膝關節持續紅腫熱痛,「好像火燒一樣」,確診為類風濕關節炎後,長期吃中、西藥都未見好轉。
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羅淑芬指出,類風濕關節炎多在35歲至45歲發病,但已故作家「杏林子」劉俠,12歲就發病。在台灣,這類患者人數約10萬,女性比男性多1.7至4倍發生機會。
羅淑芬表示,類風濕關節炎是漸進式免疫疾病,起因於關節滑液膜發炎,當發炎愈來愈嚴重,會侵襲關節骨頭。若未及早揪出發炎反應,1、2年間,關節就可能「壞了了」。
今年美國風濕病醫學會發表最新類風濕關節炎診斷標準,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風濕免疫過敏科主任張棋楨說,歐美都建議,除X光外,再輔以超音波檢查,每3個月還要以超音波追蹤病況。
張棋楨解釋,X光能看出骨骼侵蝕、關節狹窄變形,往往已是疾病破壞的結果,且不易檢查出大關節有問題,發現時往往已需開刀清創。
而超音波,能及早掃出軟組織有無發炎或積水、滑液膜是否增生,以及肌腱、軟骨、韌帶有無損傷,較能掌握早期診斷先機。
由於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已習慣全身大小痛,常無法精準描述痛的程度和變化,風濕病醫學會去年成立風濕病超音波團隊,蒐集台灣本土資料,出版風濕病超音波圖譜,供醫界參考。
張棋楨說,過去治療類風濕關節炎,大多是減緩症狀不適,延緩病情惡化,目前已進入生物製劑治療,患者再配合X光或超音波檢查,可精確評估關節炎,選擇或調整用藥。
「類風濕性關節炎」 患者123:
1.遵醫囑:配合定期追蹤和用藥
2.一周2次復健運動:最好是每周2次、每次45分鐘溫水游泳運動
3.每3個月定期評估:抽血及超音波追蹤檢查
資料來源/風濕病醫學會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