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王宜君/基隆長庚醫院骨科醫師】
骨科門診常見膝骨關節炎患者,正常行走時,膝關節須承受三倍體重的重量,隨著年齡老化,膝關節軟骨便逐漸失去抵抗這巨大壓力的能耐,這是膝骨關節炎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他原因包括外傷骨折,韌帶受損而使膝蓋不穩定,甚至肥胖等。
患者最初症狀往往是行走時膝部疼痛,尤其發生在上下樓梯之際,隨疾病逐漸加重,膝部也日趨腫脹變形,甚至寸步難行。膝骨關節炎患者的疼痛多發生在行動之際,休息時減輕許多,所以許多老年人得過且過,不願就醫,生活品質大受影響。
診斷膝骨關節炎並不困難,經由患者陳述,理學檢查及X光檢查可正確診斷。治療的方式則因病情的嚴重度而有所不同,早期患者藉著藥物、適當休息及復健,便可獲得相當程度的改善;膝蓋輕微彎曲變形的患者可利用脛骨高位截骨術來治療;至於嚴重的患者,便須施以人工膝關節置換術。
北美地區而言,因膝骨關節炎而行人工關節置換者,每年已達15萬人之譜,一般說來,術後若能妥善保養均能享有十餘年的使用壽命及高滿意度。
隨著醫療進步,我們正逐漸邁入高齡社會,膝骨關節炎這個以老年人為主的疾病也日趨增多,唯有正確了解及重視膝骨關節炎,才能使這些資深國民活得更有品質及尊嚴。
【2009/02/07 聯合報】
💪更多健康推薦
‧60歲單身男領1700萬退休金「怕送國庫狂揮霍」五年後被友點醒了
‧獨居父失聯兒子急返家見他好好的 卻從「LINE傳訊」驚覺大事不妙
‧單吃白吐司竟比塗奶油吐司更容易發胖?糖尿病專科醫解析原理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