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到腰了該怎麼辦?醫師的最佳治療方式令人出乎意外
什麼症狀不能拖呢?
下肢麻、無力、感覺被電到、大小便失禁,表示神經壓迫;
摔倒後下背痛,可能有創傷;
嚴重骨質疏鬆,可能壓迫性骨折。
最簡單的判別方式:「嚴重的痛」,痛到駕鶴往西方極樂,而且毫無緩解跡象。 這表示我們的脊椎可能有更大的問題。請儘早洽詢骨科、神經外科醫師專業協助,不要拖。另外,如果我們有內科疾病,特別是代謝性疾病,例如糖尿病;或是長期服用類固醇,都要格外注意。
想要快點好?腰閃到的目前最佳治療方式出乎我們意料之外!不過先讓我們看看我們的腰是怎麼構成的:
腰背組成
脊椎、椎間盤一塊一塊骨頭跟他們中間的緩衝墊子,如果骨頭增生、或是墊子被壓扁凸出來就會壓到神經,神經就像電線,壓到就會有雜訊。
脊髓
控制身體的總電纜,絕對不容許任何閃失,所以被骨頭、韌帶、肌肉層層包裹。
肌肉、肌腱、韌帶
肌肉肌腱與韌帶可以幫助脊椎分散力量,是支撐身體活動的主角們。這些肌群與韌帶的健康沒辦法從外表看出來,所以經常被人忽略。持續的運動與均衡的營養能讓他們保持最佳狀態。
糟糕,怎麼只是彎腰搬個東西,腰好痛,是不是閃到腰了?
症狀
痙攣如果肌肉覺得自己快要受傷了,第一個反應就是「縮起來」,避免二度傷害。這時候我們可能會感到像抽筋一樣的痛。
移動痛
一動就痛。讓你覺得自己連站直、走動、呼吸都困難。
活動受限
這時候不要說什麼柔軟度了,僵硬程度絕對破表。
好痛,難道不需要安排照個什麼磁振造影之類的嗎?
大部分的情況不需要,如果你被安排相關檢查,通常是因為神經壓迫,要為將來可能的手術做準備。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怎麼更快恢復正常生活:
治療
活動在急性期時因為肌肉強烈痙攣,可以休息一下。然後,儘早開始活動。越早開始活動,對復原有正面幫助。量力而為!先從單純的坐起來開始,堅持在床上休息會妨礙復原。要注意,雖然說活動很重要,剛閃到腰不該勉強運動或伸展。
熱敷
既然閃到腰的痛是因為肌肉強烈痙攣,熱敷可以適度紓解痙攣的情形。冰敷的幫助較小。
按摩
這時候如果有個人幫我們抽筋的背按摩按摩,或甚至是順一順,會比用診療所裡的拉背機的幫助更大!原因不清楚,可能是因為有愛。在確定沒有骨骼關節的問題後,其實是不需要使用背架的。
針灸
可以紓解痙攣,同時相對安全。
藥物
經診斷後,如果非要吃藥,首選是非類固醇類止痛藥,例如:ibuprofen。使用的時間不應該超過四週。可以加減使用一些肌肉鬆弛劑,也可以不用。普拿疼呢,效果不佳,可以省下這筆錢。
徒手治療
徒手治療師除了能用正確的方式放鬆肌肉,還能讓我們順便諮詢正確的觀念。選擇信任合拍的物理治療師,一週兩次。可以持續二到三週。
總結
在確定沒有骨骼關節神經方面的問題後,閃到腰的我們要及早開始活動。熱敷、按摩、針灸、徒手治療都會有效,必要時配合藥物。「兩週內」症狀大多都會開始緩解,四週內會幾乎恢復。如果我們的症狀持續四週以上,這時候得到慢性背痛的可能性就會增加,一定要諮詢專業人士。一般來說,太老或是有身心疾病者容易從急性背痛轉為慢性,記得及時就醫。
【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周則中醫師】腰閃到,最佳治療方式令人出乎意外】

問8健康新聞網
問8新聞網是由一群熱血的醫師所組成,我們涵蓋各大科別,提供有別於一般傳統衛教的醫學知識,另有「免費」線上醫療健康諮詢,並提供一個絕對私密的諮詢空間,只有提問者與該醫師能在線上看到問題,完全保護個人隱私,我們夢想可以藉由我們散播的知識提升國人的醫療常識,改善緊繃的醫病關係與國人健康。https://www.wen8.com.tw/index.php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婦人腰痠背痛到不行才揪出骨鬆病因 花5年救回骨質
刺青師傅長期彎腰下背痛 水冷式射頻解痛術改善疼痛
常嗆到是肌少症警訊!復健科醫一招讓口咽喉部肌肉更有力
運動傷害當下該冰敷還熱敷? 醫:有幾種情況增生療法助修復
走路常踢到地板、半蹲無力,肌無力警訊!2招測試下肢肌力夠不夠
跑步出現「跑者膝」疼痛困擾 學會這三招明顯改善
女子下背痛長期無法入睡 原來是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
退化性膝關節炎別急著開刀 先讓醫師試一試這方法
全身痠痛可以推拿、整骨嗎?骨科醫師:4種情況不建議!嚴重恐脊椎骨斷裂
移工做脊椎手術 匿名恩人幫大忙
醫病天地/髖關節退化性關節炎 超音波導引注射改善
醫病天地/9旬嬤跌倒骨折 骨鬆症害的
醫病天地/騎單車騎到手麻 原來手腕尺神經損傷
健走會讓小腿變粗? 醫揪「常見錯誤」:走來走去不算運動
阿嬤髖關節退化難走路 醫師一招治療重拾走路樂趣
蹲跪盤腿坐易退化性關節炎!預防關節退化,4件事平常就要做到
健身完請人推壓竟致骨裂 復健醫:運動後拉筋自己來
8旬嬤1周跌2次骨折開刀!醫師公開「常跌地點」教保命防跌
驕傲的翹臀痛到睡不著!33歲女確診梨狀肌症候群
預防脊椎側彎?專家傳授簡易居家脊椎矯正3運動
前十字韌帶斷裂一定要手術嗎?醫師:這個情況建議開刀
年輕運動員膝韌帶再斷風險達28% 蘇麗文:復健一輩子
高齡髖關節骨折一年再住院率達64.5% 醫師教你這麼做
膝蓋老了嗎?這類族群看過來 1分鐘自我檢測馬上知
9成人有過下背痛困擾!常見6大症狀你有嗎?
下背痛、坐骨神經痛如何舒緩? 物理治療師教坐椅子就能做的「簡易動作」
小五女童肩頸僵硬腰酸背痛 可能背書玩3C引起脊椎側彎
健康主題館/長期長短腳 小心骨盆歪掉
阿嬤用雙磷酸鹽類藥物治骨鬆 一轉身兩大腿竟骨折
肩推啪一聲 胸大肌竟斷裂…重訓常見五類傷害
猜你喜歡
控血糖先吃菜再吃肉?專家揭正確進食順序:大部分人都做錯
7種大便型態代表什麼?醫:4種情況要當心,盡早就醫
痛風不能吃豆類製品?醫:限錯飲食對控制尿酸沒用!真正不能吃的是這些
如何讓大腦得到高效休息 腦神經科醫師給出這個建議
常嗆到是肌少症警訊!復健科醫一招讓口咽喉部肌肉更有力
女連忘密碼2日憂患「年輕型失智」 精神科醫師這樣說
女友下體狂流「寶可夢」般墨綠色液體 男聞味道瞬間崩潰
脾胃虛百病生!脾胃不和,臉上4徵兆可看出
抗氧化、降脂又保肝 中醫教你不知道的陳皮吃法
小便顏色混濁、泡泡多…有問題嗎?7種尿液健康狀況,一次詳解
洗髮精加水稀釋用更久?皮膚科醫揭「可怕下場」
手抖、行動慢…恐罹巴金森氏症,一張表自我檢測
武則天養顏抗老第一方 中醫教你用西紅花降血脂
全台九萬人正在洗腎!日常一方式加速排除尿毒素
走另外一條路線回家…打破習以為常讓大腦更靈活!保持睿智的5項生活小事
別小看PTSD 太魯閣號事件 醫師:這三類是高危險群
清明節前後最容易犯春睏 中醫建議多吃2食材解疲勞
不只用在燒菜做飯!中醫教你生薑的防病藥茶方
2名6歲童發燒腹瀉!原來都有養小烏龜 真相大白了
快測量頸圍!男性>43、女性>38公分小心罹一疾病
高血糖引起肌肉不自主抽動!糖尿病診斷4標準,2項符合即確診
太魯閣號事故災難 醫師:勿傳遞傷亡者片斷故事博關注
84.5%國高中生睡眠過少 就寢、喚醒前父母先做這些事
肚子痛發生在各部位的原因不一樣 醫教分辨不同部位的腹痛
40歲男為帕金森氏症所苦 深部腦刺激術助恢復生活
閃到腰9成可自行好轉 復健科醫提醒3情況盡速就醫
4歲男童右側腹股溝發現鼓起未就醫 1年後疼痛不適
從眉毛竟可看出有沒有「免疫性疾病」!中醫師從7種眉型判斷你的身體健康
容易怕冷又怕熱恐是糖尿病徵兆! 身體「3個非典型症狀」也要注意
你又胃食道逆流了嗎?醫揪「常被忽略的傷胃習慣」,睡覺姿勢也有差
想到連假結束要上班就累?醫:做這四件事助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