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歲老先生不慎跌倒,第2到9根肋骨骨折,因凝血功能異常,胸腔大積血超過2000毫升,為精準進行肋骨固定術,醫療團隊以胸部電腦斷層掃描、重組肋骨,經3D列印出一比一肋骨模型,預先模擬手術部位,大幅縮短手術時間。
收治病例的三軍總醫院胸腔外科主治醫師陳穎毅說,肋骨固定手術需以鈦合金骨板固定,降低肋骨斷裂引起的疼痛,改善病人肺部復健,降低肺感染風險與氣胸、血胸等併發症,但手術需要開胸,且反覆比對病人肋骨狀況,才能決定固定板長度、曲度及螺絲長度,若病人皮下組織肥厚,更難以手指觸摸找出骨折處。
但3D列印技術能實際於手術前看到病人肋骨受傷的全貌,預先模擬定位,減少每根肋骨手術時間約30分鐘,降低感染風險及住院天數,當病人接受較少的麻醉藥劑及肌肉鬆弛劑,術後呼吸恢復也較快。
不過,因3D列印技術作業時間需耗費5到6小時,當病情緊急並不適合;適宜進行肋骨固定手術的病人,包含3根以上肋骨骨折、合併有氣胸、血胸等情況,傳統手術需開20至30公分長的傷口,採用3D列印技術後,僅需開8公分即可,三總自今年起已成功完成10例。
編輯推薦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line_800x100_udnhealth.png)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line_300x135_udnhealth.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