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嫩薑、老薑、薑母有什麼不同?其中一種對預防中風有幫助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骨科.復健

沙發太軟、流理檯太高 媽媽痠痛好不了

坐沙發的時間很長,材質不要太硬或太軟,也不要太低。坐時不要坐一半,要坐滿,後面可放靠墊增加支撐力,讓下背部舒服一些。
坐沙發的時間很長,材質不要太硬或太軟,也不要太低。坐時不要坐一半,要坐滿,後面可放靠墊增加支撐力,讓下背部舒服一些。
繪圖/杜玉佩

小時候,幫辛苦的媽媽搥背,是給媽媽最溫暖的禮物。

現在你大了,媽媽老了,這痠那痛,卻等不到那雙小手搥搥肩背。

媽媽痠痛,但媽媽不說,做兒女的你一定要懂。

找出媽媽的痠痛原因、舒緩痠痛,改善生活品質,也是一份溫馨的母親節禮物。

媽媽的痠痛有哪些?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復健科主任王昭閔帶你了解,很多是因為做家事姿勢不良造成,只要多注意,其實是可以預防的。

媽媽常見痠痛

下背痛

王昭閔說,近年來因為3C產品的發達、智慧手機的普及,造成身體沉重的負擔,媽媽也不例外,肩膀痠痛、手麻痛、頸部痛的媽媽也愈來愈多。

其中尤以下背痛最常見,主要是姿勢不良,做粗重家事,嚴重會有神經症狀如椎間盤突出,俗稱的坐骨神經痛,還有下肢痠麻痛,原因多為姿勢不良,如以前有跌倒受傷,或年紀老化也有可能。

有些則是以下肢不舒服表現出來,腳骨麻、腳痠痛,和下背疼痛都有些關連性。

【預防之道】

●做家事要注意姿勢,搬重物時要靠近身體,均衡使用臂部及軀幹的力量,減少腰部負荷。如洗碗不能一直維持一個姿勢不動,長時間會造成下背部疼痛,讓腰椎負擔過重。

●滑手機、看電視、電腦,要抬頭挺胸、縮下巴,避免一個姿勢太久,半小時就要休息一下,並換個姿勢,不要當「木頭人」。

肩頸僵硬

王昭閔表示,媽媽到了40、50歲容易有冰凍肩,也就是俗稱的五十肩。症狀是肩膀抬不起來,關節只要一個角度就卡住。有些病患的原因不明,但發炎、受傷會導致關節粘黏,如粗重工作太多,累積性的傷害就容易造成。

【預防之道】不要長時間固定一個姿勢切菜、洗衣、整理東西,關節要多伸展,抬高,各個角度都活動一下。

手肘痠痛

網球肘是手肘肌腱發炎,就像打網球如果姿勢不對,使用單手反拍,容易造成網球肘。王昭閔說,如果提東西、搬重物,加上有累積性傷害,累積到一個程度就容易發生。

【預防之道】搬重物要用雙手,盡量不要集中在單手的手肘上用力。

手腕痠痛

媽媽手學名稱為「狹窄性肌腱滑膜炎」,指的是手腕的肌腱發炎,王昭閔表示,因在新生兒媽媽在餵奶時,因施力不當發生,造成手腕疼痛,因此被叫做媽媽手。

【預防之道】餵小孩、提重物時盡力避免只使用手腕的力量,要用手臂的力量,比如在搬東西時跨一步向前,抱小孩時多用上臂的力量。手腕多做伸展的動作,如向上、向下。

王昭閔建議,家事如果太多就要找人分擔,太多太重都會讓媽媽容易痠痛,「量力而為」。不合時宜的家具、傳統的姿勢都要汰除,善用科技產品,讓生活更舒服,讓家事輕鬆做,不要成為媽媽痠痛的來源。

這樣的居家環境 讓媽媽腰痠背痛

沙發 軟趴趴又低

坐沙發的時間很長,材質不要太硬或太軟,也不要太低。坐時不要坐一半,要坐滿,後面可放靠墊增加支撐力,讓下背部舒服一些。

流理檯 不適合身高

不宜太高,要適合手活動的位置。站立時要有點三七步,雙腳微開,或一前一後,不要直直的。

小板凳 一坐坐太久

做家事如撿菜、整理衣物,不能在小板凳坐太久,也不能一個姿勢都不換。蹲著做家事時,記得雙腳要不同姿勢,一前一後的跨步,並隨時換腳,才可以讓背部減少負擔。

曬衣桿 硬用手去搆

使用時要注意調整高低,不要硬用手去搆,很容易讓肌肉拉傷,多利用輔助工具,不要為了求快、求方便而不當施力。

床墊 太硬或太軟

睡覺姿勢很重要,各式的床墊各有優缺點,最重要是要選擇適合自己的,以舒適度去選擇,一定要自己躺看看,太軟太硬都不適合,太硬不舒服,太軟會陷下去,軟硬要適中。

痠痛 下背痛 五十肩 網球肘 媽媽手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