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筋膜炎是常見的疾患,但門診也有一些足跟痛的病人,並非罹患足底筋膜炎,而是下跟骨神經壓迫,卻被當成足底筋膜來治療,遲遲不見好轉。
從解剖構造來看,下跟骨神經是一條混和神經,同時支配足跟內側的感覺和足底某部分肌肉的運動,為小腿後側的脛後神經的分枝,走在足跟跟骨的內側。不論重複的足部動作,如長時間站或走、運動傷害、跟骨骨刺、外傷、慢性足底筋膜炎、足過度外翻及跟骨骨折後,都可能造成下跟骨神經壓迫而引起腫脹發炎。
有研究顯示,足跟痛原因中,下跟骨神經壓迫約佔20%。僅管患者較少感到足底筋膜炎的典型症狀,如早上起床椎心刺痛的第一步,且疼痛區域大多在足跟內側偏向足弓之處,有別於足底筋膜炎是足跟底部疼痛,不過由於可能合併慢性足底筋膜炎,因此在臨床上仍容易被忽略,只當成足底筋膜炎來治療。
除了詳細詢問病史,軟組織超音波可輔助診斷下跟骨神經壓迫。通常在超音波影像中可發現足跟內側神經腫脹,但足底筋膜的厚度卻在正常範圍(小於0.4cm),由此可做出鑑別診斷。
在傳統治療方面,大多開立非類固醇消炎藥,另外,物理治療像是熱敷、超音波及低能量雷射都可以刺激神經修復,並建議搭配足部伸展運動。至於進階治療,可借助超音波影像將低濃度葡萄糖水注射於患部,以解除神經壓迫,此外,低濃度葡萄糖也會與神經上的TRPV-1的神經接受器結合,穩定神經減少疼痛物質的釋放,進而改善神經發炎。
足跟痛的問題非常頑固,是筋膜痛?神經痛?還是肌腱發炎?必須詳細的檢查才能確診,治療也必須有耐心。無論如何,一旦感到足跟隱隱作痛,應立刻休息,必要時及早就醫,以免問題擴大。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