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35歲孕婦剖腹產下寶寶,術後連續7個多月下腹悶痛、痙攣,一天最多腹瀉10次。她原以為是傷口未好,就醫發現是手術導致腸沾黏,醫師推論和體質有關,經第二次開刀處理才逐漸改善。
收治個案的開業婦產科醫師潘俊亨指出,剖腹產是在腹部與子宮各劃一刀取出胎兒,只要有傷口,就會讓原本包覆在器官外的保護膜遭到破壞,如果保護膜未修復前,子宮、腸子與周邊組織可能會黏在一起,一旦發生沾黏就很難處理。
衛福部桃園醫院婦產科主任呂理政表示,產後發生腸沾黏,視沾黏位置可能造成便秘或腹瀉,嚴重有腸堵塞狀況;若膀胱沾黏,則會頻尿;一旦雙側輸卵管沾黏,恐干擾卵子運輸、造成不孕。
不過,剖腹產後雖有發生傷口沾黏的風險,但處理得當,仍有9成以上可預防。呂理政說,醫師執刀時要盡量減少產婦出血情況,不增加額外傷口,產後縫合時也要將血液清乾淨。另外,生產環境必須乾淨、少落塵,避免感染發生。
若產婦皮下組織癒合慢、傷口不斷滲液,則可選擇含玻尿酸的「防沾黏貼片」,覆蓋於手術傷口上,阻擋器官間組織互黏。但健保不給付,一片貼片需自費5千到3萬元不等。
「最好的是選擇自然生產,可完全避免沾黏。」呂理政指出,自然產不僅不用挨刀,傷口小、恢復期快,也比剖腹產減少出血。
◎ 隨時掌握第一手健康訊息,快加入【元氣網粉絲團】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