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排卵試紙不準?名醫曝行房無法成功懷孕原因
為保留最佳精子品質,準時「那天」行房,卻等不到好消息。
我看了阿良在外院做的精液分析報告,發現他精液量4c.c.,精子濃度每c.c.3500萬,活動率50%,正常型態30%。按照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診斷標準,阿良應該是剛好及格。從阿良的身體檢查,並未發現明顯異常,只有左側輕度(第一度)的精索靜脈曲張。
我要阿良再去測一次精液分析。這次的分析顯示精液是3.5c.c.,pH8.0,精子濃度每c.c.4千萬,活動率55%,正常型態40%,看起來也是及格的。
我問他們夫妻,平常都是如何努力備孕?有量基礎體溫嗎?
阿良太太說:「一開始有量,都是依手機上的圖建議的排卵日那一天行房。後來有人介紹買排卵試紙來用,就根據排卵試紙上所指示的排卵時間行房。每個周期都很準時的在那一天行房,可是都沒有消息。」
「每個月備孕都是行房一次嗎?」我問。
「是呀,為了要保留最佳的精子品質,阿良都捨不得浪費,把最佳狀態保留給那一天啊!」阿良太太說。
我聽了,回說:「喔?」「我講個故事給你們聽,你們坐過纜車嗎?」
「有啊!」阿良夫妻一起回。
我接著問:「你要搭上纜車車廂前要做什麼準備?」
「要先排好隊,並遵照指示站在特定位置,一般地上都已畫好腳印的位置。」阿良太太說。
我說:「很好,纜車車廂來到載客位置,門就會打開,乘客必須在這個時間立即上車,否則門就會關上。纜車向前移動時就無法上車了。」
接著我問:「如果乘客遲到了,纜車已經關上門,還會再打開門載客嗎?」
「當然不會。」阿良夫妻一起回。
看著病人我說:「那就對了。要想搭上纜車,乘客就得早早在候車位等候,否則是上不了車子的。人的卵子就好像纜車車廂,精子是乘客。錯過了一班車廂,下一班就是一個月後囉。」
最佳策略是「超前部署,提早排隊」,每兩天送貨一次。
我接著又說:「再舉個例子:如果某個村莊對外交通是搭乘公車,這輛公車一個月才一班。只約略知道公車會來到的可能日期,但有時會早到,有時會晚到。公車到了站牌時,如果沒有乘客,車子就開走了。它也不會停在那裡等客人,更不會倒車回來載客。如果村民(不限定是誰)一定要坐上公車,那你會怎麼建議呢?」
「其實最佳策略就是『超前部署,提早排隊』。我希望阿良在最有機會的時候每兩天要送一次『貨』,也就是每兩天派一批村民去排隊。太太可以應用前幾個周期基礎體溫所測量的圖,預測下個周期可能的排卵日。在預測排卵日的前七天起每兩天送一次『貨』,在預測排卵日之後,再補送一次,那麼這個周期的『功課』就算完成了。一般大多要送5~6次之多。」我接著解釋說。
為了確保他們有聽懂,我強調:「精子在陰道內最長的存活時間是七天,所以在預測排卵日前七天就要派人去『排隊』,每天送貨會擔心影響精液品質,兩天送一次最保險,等基礎體溫明顯升高時,黃體素使體溫上升,就表示卵子已經排出,就可以停止積極送貨了。」
「喔!原來如此!」阿良夫妻一起回答,「那麼我們就回家按表操課了!」
阿良夫妻兩個月後回來我診間,我看了阿良的精液報告,「你的精液報告都很OK啊!你們都有按表操課嗎?」
「當然有,我……我們可能要放假一段時間了。」
「喔?」我好奇地抬起頭。
「因為我太太懷孕了!」
哈哈!診間此時響起如雷掌聲,包括診間護理師、助理和學生們都向阿良夫妻恭喜道賀。
「一年後我們再帶油飯來給你們吃。」阿良興奮地說。
「歡迎歡迎,保重,明年見!」
教授講堂/為什麼排卵試紙不準?
很多屢戰屢敗的夫妻會問:「為什麼排卵試紙不準呢?」
排卵試紙的原理是在測量尿中的黃體促素(luteinizing hormone,簡寫為LH)。在排卵前24~48小時會有一波黃體促素(LH)分泌的高峰,因此排卵試紙的用意是在偵測這個高峰的時間。
但是有時從血液的高峰值到尿液的偵測會有一些延遲。另外,排卵試紙一般一天只會使用一次,錯過精準的時間也是常有的事。而基礎體溫中體溫的上升是因為黃體素(progesterone)的作用,黃體素是黃體(corpus luteum)所分泌,而黃體是卵子排空後的濾泡演變而來的,所以看到黃體素出來就表示卵子已經排出了。這時的性行為也多無助於懷孕。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女性沒月經也有慢性下腹痛 物理治療可減輕疼痛
經痛發生時,為什麼止痛藥會越吃越無效?婦產科醫師解答
不能染燙髮、泡溫泉…孕婦手冊 挨批造成恐慌
中藥衛生棉、綠茶衛生棉,真能抑菌?婦產科醫師教「衛生棉挑選指南」
高齡產婦占3成 為求子花200萬安胎
政府800億催生助產 也應重視安全一線安胎用藥
孕婦高血糖易畸胎且有後患 備孕到孕期應控糖
天氣濕熱分泌物變豆腐渣 當心陰道炎找上身
更年期婦女「性」趣缺缺 婦產科醫師建議這樣做
懷孕期間飲食該如何控制?營養師:8大飲食指南一次看懂,讓你遠離妊娠糖尿病
夫載孕妻遭追撞!醫師機警緊急剖腹 產下健康男娃
林志玲47歲得子 不孕症醫師李茂盛:40歲以上婦女仍有成功機會
打完疫苗月經異常?婦醫教6招應對,超過一次異常才檢查!
「好朋友」天天來 醫查出是瘜肉惹的禍
試管嬰兒「多」未必好 研究:1~2個胚胎成功率最高
半年2.8萬夫妻試管嬰兒求子 較2019年同期增萬人
產後6個月抗疤黃金期 傷口照護把握3重點
婦女防「子宮脫垂」使用子宫托可暫免開刀
子宮內膜異位症輕症可中醫調理 中醫教你簡單茶飲輕鬆調整體質!
國健署不孕補助實施半年...植入胚胎8千筆 已核發5億元
徐若瑄「子宮肌腺瘤」為何會血崩住院? 醫曝「危險因子」:3大症狀快就醫
林依晨產後復出「根本看不出來生過」 靠3招快速瘦身!
開五指有多大多痛?真實比例圖曝,媽媽們:老公育兒再雷,就問他想不想也被開五指!
腎移植定期服用抗排斥藥物 36歲女順利自然生產
年逾萬人患妊娠糖尿病 家族史、高齡孕婦風險高
沒有宮縮寶寶就提早報到? 馬偕測子宮頸軟硬預防早產
誰說生完小孩後的性生活就不再美滿 即使成為媽咪也可以很有魅力!
新竹一孕婦子宮頸沒閉緊 雙胞胎差點未足月就早產
孕媽身懷巨嬰恐難產、大出血 醫建議注意控糖控體重
停經後10年內或60歲前 補充荷爾蒙利大於弊
猜你喜歡
體內濕氣是什麼?中醫師教你三焦排毒除濕,吃這些活血利水食物可緩解
猴痘擴散多國!有哪些症狀?如何傳染? 詳解「感染症狀、傳播途徑、預防方式」:也有無症狀者
胸悶以為染新冠,昏迷竟是心肌梗塞!醫師教分辨二者最大不同
你真的會量血壓嗎?1張圖教你正確測量血壓,測量前30分鐘不能吃「1食物」
怎麼減肥都瘦不下來?四肢瘦但肚子卻很大?醫:當心是隱性肥胖,做好5招擊退內臟脂肪
老花眼怎麼辦?如何保養?會得其他眼疾嗎?眼醫教用眼關鍵!
沒紅字就代表肝臟健康?醫師詳解何謂肝功能指數
巴金森病蜜月期可以被延長?專家分享1關鍵 避免異動症、斷電現象提前報到
吃肝補肝?認識肝臟10個作用 想要護肝排毒該吃什麼、哪些不該吃?
每天晨跑10公里竟罹癌病逝! 醫師:晨跑前要看空品
長輩容易嗆到、吞嚥困難怎麼吃?專家教你食物製備技巧改善長輩飲食,預防吸入性肺炎
美睡眠醫學會警告「睡前喝5飲品」恐讓整夜睡不好!白開水也在內
久咳不癒,中醫師教先判斷乾咳、熱咳、冷咳…4種茶飲緩解不適
漱口水刷牙前or刷牙後?牙醫師:多數人都用錯時機了,正確潔牙順序該這樣做
急性腦中風做對兩件事 降低腦損傷與失能打119送醫、讓可決策者同行
五旬婦家務勞動致五十肩 中醫理筋推拿緩解疼痛
肩頸疼痛懷疑確診?確診簡單2招拉筋 舒緩肩頸不求人
糖尿病有機會不吃藥?醫師詳解何謂減重手術、哪些人適合及其後遺症
不定時炸彈「泛視神經脊髓炎」 失能風險伴終身
一包鱈魚香絲,竟有可能讓你「高血壓」!營養師教5招預防心血管疾病
《高血壓》期刊研究顯示吃對蛋白質方式 可降低66%高血壓風險
春夏交替異位性皮膚炎奇癢難耐 醫:潤膚保濕有助改善
腎友不再暗沉 洗出亮麗人生
室內空氣品質差 與肥胖大有關係!台大醫:揮發性有機化學物質影響最大
糖尿病吃降血糖藥卻導致泌尿道感染?醫師告訴你該如何避免
疫情間少動姿勢不正易脊椎側彎 可做3式運動延緩惡化
高齡社會居家透析 生活品質不NG
你被大腸癌盯上了嗎?醫:出現6大警訊要注意,5大族群要當心!
小孩可愛老公體貼,就不會憂鬱了嗎?高敏兒媽媽的產後憂鬱旅程:新手媽媽,你為何不快樂?
常常便秘怎麼辦?成因有哪些?營養師教你從日常生活養成8個好習慣,讓便秘不再找上你!
忽略高血壓 40多歲科技經理腎萎縮須洗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