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中最重要的神經之一是迷走神經(vagus nerve)。這條神經把來自心臟、肺臟和消化道的訊息帶到腦部,同時也把腦部發出的「平靜下來」、「休息並且消化食物」的訊息,從腦部帶到那些器官。迷走神經的活動愈強,在威脅消失之後,就能夠更快恢復平靜的狀態。這種比較強的迷走神經活動,也說成「迷走神經張力」(vagal tone)比較高。
你可以很容易就測出自己的迷走神經張力。測量自己的心跳(可以把手指搭在手腕上測得),在你吸氣時脈搏稍微加速、吐氣時脈搏稍微減速了嗎?
如果會,那就是好消息了。這項測試反應出了迷走神經的運作,讓吸氣時有更多剛充滿氧氣的血液在循環,同時在吐氣時減緩心跳的速率。兩者之間的差異愈大,迷走神經張力就愈高。
童年時,迷走神經張力達到巔峰。到成年之後,迷走神經張力就如同身高一樣,人人都有差異了,其中65%的差異應該是由基因造成的,不過生活型態也有影響。體重過重和不常運動的人,迷走神經張力往往比較低。運動有助於提高迷走神經張力,甚至有人宣稱,這是運動有益健康的根本原因。你的迷走神經張力愈高,代表在威脅消失之後,身體能夠更快恢復平靜,這對於身體和心智都有利。
迷走神經張力愈高的人,愈長於調節身體的血糖濃度(能夠降低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或是幫助有第二型糖尿病的病人控制血糖濃度),通常也更不容易發生中風或是罹患心血管疾病。原因可能是迷走神經的功能之一是減緩發炎作用。發炎反應是免疫系統對於感染或受傷所產生的重要反應之一,但是如果發炎一直長時間持續,成為背景狀況般的存在,便會傷害器官和血管。
美國神經外科醫師崔西(Kevin Tracey)是以電刺激迷走神經的先驅,他的療法是用類似心律調節器的儀器,發出電刺激,以降低發炎程度。他發現這種方式能夠有效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這 種自體免疫疾病。
崔西預判,類風溼性關節炎病人需要終身進行這種電刺激療法。但是對於其他人而言,如果能夠找到加強迷走神經張力的方法,不但能夠讓腦部得到更精確的器官感覺訊息,同時「平靜」的過程也會更加順暢,這樣休息與消化的時間就增加了。
當然,也有證據指出:迷走神經張力比較好的人,往往比較不容易生氣,同時更容易控制情緒。他們的工作記憶也比較好,工作記憶是心智在保存資訊與處理資訊時所必須的。
有些證據指出:規律進行冥想,有助於發展迷走神經張力,冥想這種活動能夠讓腦部和身體主動的產生平靜與「放鬆」的反應。哈佛醫學院的講師坎波斯(Marcelo Campos)是內科醫師,他注意到良好的睡眠、冥想和正念,都能夠影響心跳速率變化。不過如果要增強迷走神經張力,運動的效果特別好。就算是有慢性心臟衰竭的人,藉由高強度間歇訓練,也能夠使迷走神經張力提高,減緩有害健康的心律不整情況。
※ 本文摘自《超級感官:人類的32種感覺和運用技巧》。
《超級感官:人類的32種感覺和運用技巧》
作者:艾瑪.楊恩
譯者:鄧子衿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23/03/30
責任編輯:辜子桓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