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
太激動真的會「心碎」。一名67歲女性胸悶、喘不過氣等疑似心肌梗塞症狀送醫,醫師檢查後發現,她冠狀動脈並無阻塞,但左心室心尖處幾乎不收縮,是典型的「壓力性心肌病變」,又稱「心碎症候群」。
醫師表示,壓力性心肌病變發生原因主要是情緒波動大、壓力大,選戰白熱化,民眾情緒太過激動,若出現胸悶、胸痛、疑似心肌梗塞症狀,應該立刻就醫,否則嚴重會引起休克、心臟衰竭。
台北慈濟醫院心臟內科醫師詹仕戎表示,醫學上所謂的「心碎」,是指情緒波動造成心臟功能受影響,引起心臟的肌肉收縮功能異常,實際檢查血管並沒有明顯阻塞,患者發病時會胸悶、胸痛,症狀類似急性心肌梗塞,有的患者還會昏倒,更嚴重的會導致心肌炎、休克,甚至心臟衰竭。
臨床上,急性冠心症患者中,有1%至2%是「心碎症候群」,大多數患者在情緒排解、事件發生後一兩個月,靠藥物治療就可恢復正常,但也有少部分患者會造成心臟永久傷害。
詹仕戎表示,臨床上多數患者是至親好友發生變故,或進行重大手術、罹患肺炎、呼吸衰竭等引起,也有人是因為分手、壓力大、過勞引起,60歲以上女性是好發族群。
他提醒,選戰進入最後倒數,選情越來越緊繃,民眾情緒也跟著起伏不定,當情緒太過激動,可能引發「心碎症候群」,建議民眾有負面情緒時要適當排解,若原就有糖尿病、三高、心血管疾病,應該控制慢性病,避免傷身又傷心。
■心碎症候群小檔案
1.情緒波動、壓力大引起
2.胸悶、休克甚至心臟衰竭
3.好發於60歲以上女性
【2014/11/25 聯合晚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