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劉惠敏╱專題報導】
從板凳球員到眾所矚目的「林來瘋」,林書豪不僅球技表現亮眼,面對挫折、成名的光環,球場上強敵環伺,他的抗壓性同樣令人印象深刻。專家分析,信仰及運動,是豪小子戰勝壓力的最佳裝備。
正面紓壓 轉為動力
林書豪從不掩飾曾多次經歷挫折,感到極大壓力,經常獨自哭泣,吞下眼淚。去年回台,不如今日備受矚目、耀眼的他,以基督徒的身分分享信仰見證時曾說,走過屢遭挫敗的困境,將為上帝打球。當時,他參與董氏基金會公益活動時,提及運動是自己最愛,也是紓壓出口。
師範大學體育系教授洪聰敏說,運動紓壓,也能抗壓。運動後身體高度活化,轉移來自他處的壓力,同時能讓大腦產生腦內啡、提升血清素,讓人感到愉悅,此時主掌「休養生息」的副交感神經作用,心情放鬆,也提升人們面對壓力的能耐。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洪錦益說,研究證實,規律運動,能幫助正向面對壓力。
不過身為運動員,球場如戰場,運動變成了比賽、工作,原本的紓壓出口,也可能轉變成為更大的壓力。
忍受挫折 全靠上帝
洪聰敏說,虔誠信仰為林書豪帶來的安定感,是無可取代的抗壓工具。馬偕醫院協談中心主任王榮義說,一般人可能透過默想、轉念對抗壓力,但也可能因更多壓力而挫敗,或決定避開壓力。
不過,林書豪透過信仰,找到永恆的價值,即無論成功與否,「上帝依然愛你」,因此對挫折有更高的耐受力,願意迎向挑戰,且在獲得眾人肯定的成功時,真誠的相信,成功是來自團隊、因為依靠神。
王榮義說,無論何種宗教,若能給予正面的價值,就不會因社會所認可的成功或失敗,左右信念或心情,願意一直堅持下去,也願意透過哭泣或訴說流露情感,表現出自己也有軟弱的一面。
家人鼓勵 最大支柱
洪錦益說,高度在意輸贏、別人眼光,是無法面對壓力者共通特質。最能面對壓力的特質,是性格介於敏感及「神經大條」之間,從林書豪的表現可見,他比同齡者更成熟、取得平衡。
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任劉嘉逸說,家庭教育、社會支持也同樣重要。即便經歷過數次挑戰失敗,林書豪的家人仍繼續鼓勵他,成為他的支柱及力量,良好的人際互動,也會是他繼續面對挑戰、壓力的重要支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