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新生報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台灣新生報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有些民眾坐著的時候哈欠連連,一躺下來卻輾轉難眠。中醫師蘇三稜在一場衛教講座中指出,依照中醫看法,此屬心腎不交的表現,可採用黃連、白芍治療;如果是多慮型,形寒肢冷,則多用交泰丸等方劑治療。
蘇三稜表示,偏向煩燥、手心、腳心、胸口煩熱、盜汗、舌無津有時讓人睡不好,屬於中醫說的陰虛居多,可以黃連阿膠湯等方藥改善。
醫師指出,虛火明顯者,常用像是黃柏、知母、青蒿、地骨皮、生地黃等清虛熱藥材搭配方劑。而個性膽氣不足,老是擔心受怕者,醫師表示,也可酌予附子、乾薑等藥材。但具體用藥選擇,仍須諮詢醫師。
中醫對於健康問題有許多分型,基本上依照不同的類型給藥,往往有不錯的療效。例如,中醫常說,胃不和則臥不安,如果了解是脾胃問題,則給予治療脾胃方面的中藥,則效果不錯。
根據不同的分型,改善不眠常用的基礎方劑有歸脾湯、黃連阿膠湯、交泰丸、黃連加溫膽湯、甘草瀉心湯等等。精神不安的問題,中醫有加味逍遙散、桂枝龍骨加牡蠣湯等。
心煩、夜寐不安,同時感冒,火氣較大者,常用藥則有生地、玄參、竹葉心、黃連、銀花、連翹、麥門冬、丹參等。
‧50歲婦堅持「15年天天吃相同早餐」黃金組合減重又省時
‧花椰菜水煮汆燙很NG?蔬果業者曝更優料理法完整保留維生素C
‧24歲女盼四十歲退休「早餐只花20元」存下300萬 超省計畫曝光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