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不足 考生腦力當機
【聯合晚報/林進修】
台北醫學大學一項研究就顯示,台灣地區考生每天念書時間長達12小時,已超過生理負荷。且九成五以上考生每天睡不到8小時,睡眠不足,隔天當然沒有精神,學習成效大打折扣。
北醫大副校長謝明哲表示,正值成長階段的孩子,最需充足睡眠來正常發育,長期睡眠不足不僅會導致專注力及記憶力下降,學習效果變差,更會讓他們長不大。距離高中基測只剩不到一個月,他提醒家長好好盯著孩子的睡眠狀態,別再讓他們天天熬夜看書。
除了充足睡眠外,謝明哲同時建議家長隨時補充孩子的營養,燉雞肉的濃湯富含優質蛋白質和維生素B群,中藥材淮山則具有醒腦作用,都很適合孩子在考前這段時間食用。
林口長庚醫院睡眠醫學中心主任陳濘宏表示,發育中的孩子最需要充分睡眠,若非得熬夜念書不可,就應儘可能找時間補眠一下,比如午餐後的午休,或是兩堂課之間的下課時間。上學及放學的交通途中,也可以在車上閉目養神一下。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神經內科主任謝芳郁建議考生,晚上就寢前不妨靜坐片刻,讓自己放輕鬆。至於睡前喝些紅棗茶、薰衣草茶,也可讓自己一覺到天亮。
※延伸閱讀》
.考生大補帖 補了再上
【2009/05/10 聯合晚報】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睡前總想吃東西?有5狀況,小心非單純嘴饞而是「夜食症」
晚上總是睡不好?建立這些良好習慣助你一夜好眠
失眠別急著吃藥 行為治療助好睡
台灣孩子越來越不快樂 兒少生活滿意度再創新低
晚上失眠怎麼辦?美國睡眠醫學學會點名14個提升睡眠品質的方法,讓你不再夜夜數綿羊
求職超過3個月沒著落陷憂鬱 專家3建議甩負面情緒
全台深夜狂搖震出焦慮感 醫師給5個字助心安
晚上容易醒,白天又更想睡?小心已中睡眠4大陷阱
做家事有益身心 醫研究:男性投入家務可降低自殺率
發現自己精神出軌怎麼辦?心理師3招解套:自我坦承是關鍵
捨不得丟別以為是念舊! 醫:「儲物症」應就醫治療
只要碰到乳房就覺得噁心、沮喪? 小心你是罹患「悲傷乳頭症候群」了
天寒竹縣再增2人猝逝 身心科患者多出2成
男友患「睡眠性愛症」讓她好困擾 半夜粗暴求歡隔天沒印象
產後憂鬱釀憾事 醫師建議家人分擔與陪伴就醫
曬恩愛看太多? 醫:情人節到來恐懼症患者增加
情緒勒索無所不在!家人、伴侶、老闆同事、同儕朋友,常見4族群你遇過幾種?慣老闆金句引熱議
求好眠?精神科醫:睡前少喝酒、抽菸、滑手機
明天開工睡不著怎麼辦?醫解析失眠問題的3大癥結
改善心理的不安 醫:把握今天好好過 過度假設只會引來恐慌
失眠怎麼辦?醫師教5種「晚安瑜伽」,讓你改善睡眠品質、睡得更香沉!
12個孩子中有6個患思覺失調症 一部解開遺傳祕辛的家庭調查史
連假9天有沒有賭上癮? 3個現象觀察自己
狂洗手、頻檢查瓦斯開關是強迫症?精神科醫解答
年節熬夜小心加速衰老、猝死! 醫揭「黃金睡眠時間」:不一定要滿8小時
心痛如膠痕,不是一次就能清乾淨!反覆細膩的諮商對話才能讓心恢復
躺上床秒睡是睡得好?專家:晚上秒睡、白天疲累當心睡眠出問題
心因精神性疼痛 一遇挫折就發作
李靚蕾指王力宏「性成癮」,花心和性成癮的差別?心理師:多與童年有關,嘗試控制人生!
頻繁頭痛、腸胃不適 可能與「人際相處」不佳有關
猜你喜歡
漱口水刷牙前or刷牙後?牙醫師:多數人都用錯時機了,正確潔牙順序該這樣做
你真的會量血壓嗎?1張圖教你正確測量血壓,測量前30分鐘不能吃「1食物」
美睡眠醫學會警告「睡前喝5飲品」恐讓整夜睡不好!白開水也在內
怎麼減肥都瘦不下來?四肢瘦但肚子卻很大?醫:當心是隱性肥胖,做好5招擊退內臟脂肪
猴痘擴散多國!有哪些症狀?如何傳染? 詳解「感染症狀、傳播途徑、預防方式」:也有無症狀者
《高血壓》期刊研究顯示吃對蛋白質方式 可降低66%高血壓風險
常常便秘怎麼辦?成因有哪些?營養師教你從日常生活養成8個好習慣,讓便秘不再找上你!
忽略高血壓 40多歲科技經理腎萎縮須洗腎
體內濕氣是什麼?中醫師教你三焦排毒除濕,吃這些活血利水食物可緩解
肩頸疼痛懷疑確診?確診簡單2招拉筋 舒緩肩頸不求人
老花眼怎麼辦?如何保養?會得其他眼疾嗎?眼醫教用眼關鍵!
吃肝補肝?認識肝臟10個作用 想要護肝排毒該吃什麼、哪些不該吃?
省兩千!6500劑黃熱病疫苗將屆效5月開放免費施打
你被大腸癌盯上了嗎?醫:出現6大警訊要注意,5大族群要當心!
糖尿病吃降血糖藥卻導致泌尿道感染?醫師告訴你該如何避免
腎友不再暗沉 洗出亮麗人生
久咳不癒,中醫師教先判斷乾咳、熱咳、冷咳…4種茶飲緩解不適
只計算卡路里熱量就能讓你持續有效的減肥嗎?減重醫師點名計算熱量常見4誤差
疫情間少動姿勢不正易脊椎側彎 可做3式運動延緩惡化
遠離壞膽固醇!國內最新臨床指引公布 超標指數再加嚴
糖尿病有機會不吃藥?醫師詳解何謂減重手術、哪些人適合及其後遺症
孩子抽搐 病毒性腦炎、熱痙攣怎麼分辨?
咳嗽對身體影響有哪些?9種常見急性咳嗽原因,出現呼吸困難速就醫!
巴金森病蜜月期可以被延長?專家分享1關鍵 避免異動症、斷電現象提前報到
異位性皮膚炎用藥穩定 才不會「疫」起搗亂
背痛未必是肌肉筋膜問題,痛到冒冷汗恐是主動脈剝離!8種情況速就醫
一走就喘、乾咳不停 檢查發現肺比身體老20歲
老婦腹痛但因疫情不敢住院 病情加劇發現罕見小腸穿孔
女性沒月經也有慢性下腹痛 物理治療可減輕疼痛
退化性髖關節炎 震波療效佳
8旬老婦血管阻塞變象腿 機械除栓術讓雙腿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