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氣周報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元氣周報
【元氣周報/記者陳惠惠/報導】
黃正平說,臨床治療上,不少老人家擔心吃抗憂鬱劑可能上癮,對藥物心生排拒,輕度憂鬱症惡化成重度憂鬱。還有患者服藥後出現「偽副作用」,把身體種種不適,一古腦兒怪罪到藥物上。
三環抗憂鬱劑:副作用較多,像是口乾、便秘、心跳加快、尿液滯留等,上了年紀的人較不適合使用。
千憂解:這類新型抗憂鬱劑,可以增加體內血清素、正腎上腺素濃度,對心臟、血壓的影響也比較不大,也有助於減輕患者身體疼痛,老人家接受度相對較高。
除了挑選藥物,賴德仁說,由於老人家生理狀況衰退,代謝能力較差,對副作用更敏感,剛開始治療,須先減半劑量,再慢慢增加。他還提醒,不少老人家患有慢性病,就診時,家人別忘了把老人家的藥單帶到診間,與醫師討論,避免藥物交互作用,「連老人家吃的保健食品、電台藥,都要告知醫師」。
老人憂鬱症狀
家中老人有下列症狀,長期有頭痛、下背痛等身體疼痛,且合併情緒困擾,應尋求精神科診治:
●45歲以後發病的焦慮、慮病症。
●超過一年的哀傷反應。
●明顯無助、無望、無用感。
●有自殺意念或企圖。
●老年酒癮或藥癮患者。
●某些疾病如中風及癌症等。
(資料提供/老年精神醫學會理事長黃正平)
憂鬱症相關網站
●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
http://www.depression.org.tw/
由國內精神科醫師和相關專業人士組成,宗旨是推動憂鬱症的去汙名化,致力於大眾衛生教育,以期降低國內憂鬱症盛行率。
●鬱挫鬱勇部落格
※延伸閱讀》
.老翁吃太多藥 白天見鬼?
.一天超過5種藥 恐交互作用
【2009/04/05 元氣周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