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發堂去年爆發阿米巴痢疾與肺結核等群聚感染,503名堂眾遭強制移出,至今有200逾人不具低收、中低收福利資格,身障補助無法涵蓋安置費用,未來照顧堪慮。精神科醫師認為國內長期以來缺乏對精神科患者照顧的長照政策,是時候調整了,盼長照2.0依據患者病情、病程給予多元的照顧資源,助其回歸社區。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唐心北說,隨著醫療藥物的進步,在今天,高達75%的精神病人能在藥物控制下有穩定的精神狀態,社交功能未必足夠理想,但起碼能適應一般的社會生活,不少人能自主生活、如正常人一樣就業、在職涯上有好的表現。
台灣精神醫學會前理事長、高雄市立凱旋醫院院長周煌智說,精神醫療包括生物─心理─復健─社會與環境的綜合處遇,世界精神醫學會主張讓病人回歸原生家庭與社區,然而,這需要相應的支持。過去長照政策長期缺乏針對精神科患者的照顧方案,許多患者被迫住進圈養式的養護機構,不利於回歸社區,盼未來能更有系統地提供患者支持,依據不同病情、不同病程給予多元的照顧資源,助其一臂之力。
患者要順利回歸社區,社會對於精神病患的汙名也待消解。唐心北過去長期收治龍發堂患者,他表示,一直以來,多數留在堂內的人是第3到6類的精神病人,病情與健康相對穩定,但除了家屬沒有足夠的經濟能力撫養、社區支持少,家庭無力共同背負汙名標籤,也是讓他們回不了家的因素之一。
一名堂眾令唐心北印象深刻,他的人生前半段曾經輝煌、充滿希望,他聰穎,家人一度將他送往國外攻讀醫學,未料,他在求學期間發病,開始出現混亂、干擾社會生活等失序行為,家人將他送至龍發堂,卻轉身告訴鄰居親友,「他在國外病死了」。
這名堂眾當時在衛生署的計畫下接受正規治療、依循醫囑服藥,病況逐漸穩定。有1年農曆年前,唐心北建議他回家過年,但他的家人卻驚呼,「如果讓他回來,鄰居可能會以為遇到鬼了!」,一句話徹底傷透他的心,令他感到活著沒有意義、一度絕望尋死。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