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精神.身心

不但越忙越胖,少吃也繼續胖?壓力肥有3種!精神科醫師教你這樣改善

越忙越胖,少吃也胖,為什麼會莫名發胖?

遙想過去在醫院的住院醫師訓練時期,在住院醫師第一年,大部分的醫師看起來是青春洋溢、體態輕盈的樣貌。過了三四年,到了住院醫師最後一年的總醫師的時期,由於醫院的臨床工作量大加上行政業務,還有即將面臨的專科醫師考試壓力,有些總醫師身材開始慢慢地變形,並且是局部性地發胖,男生通常是啤酒肚,女生可能是有小腹或是下半身走樣。但其實在總醫師忙碌緊繃的生活裡,怎麼可能有時間好好吃飯,甚至有些人也吃得不多,但還是發胖了,難道是老化造成的嗎?像醫師這樣操勞的行業工作不勝枚舉,是否你也會感到納悶,為何自己少吃卻還是變胖呢?

菲菲是個作息不規律的上班族,工作忙碌時會加班到晚上八九點,吃飯時間不固定,有一餐沒一餐的,經常為了趕案子熬夜;壓力大時,甚至會吃不太下,只對甜點、高熱量的垃圾食物比較有食慾,而且有時候會不經意地失控大吃甜食,體重因而直線上升,讓菲菲感到很困擾。

「醫師,我最近都忙到沒什麼吃,為什麼我還是變胖了……」菲菲一臉疑惑地問我。

「最近都沒什麼吃啊?這樣腸胃功能會壞掉喔!」我說。

「腸胃功能壞掉?那腸胃還能吸收養分嗎?這樣的話,我應該要變瘦啊?」菲菲繼續問道。

「的確,有些人壓力大、食慾差,因此變瘦;但也有人因為壓力大、食慾不穩定,但反而變胖喔!」我說。

「怎麼會這樣!壓力大反而會變胖啊?」菲菲問。

「嗯嗯,這樣的肥胖,稱作壓力肥。若是沒找到正確的方式處理壓力肥,則會陷入愈減愈肥、愈減壓力愈大的惡性循環中。」我說。

為什麼有壓力會變胖?

第一種壓力肥的成因是由於自律神經系統的副交感神經被抑制。

自律神經系統是人體對抗壓力的第一防線,大部分的器官都有自律神經的分布,是我們的危機處理系統,也是維持生命所不可或缺的機制。高壓會讓交感神經處於亢奮狀態,同時副交感神經的作用則會被抑制。若壓力的狀態一直無法解除,自律神經就難以恢復平衡而容易失調。這時,主要負責運作消化的副交感神經,由於壓力大而被抑制,導致消化功能變差,脂質代謝下降,導致脂肪囤積;腸道環境因消化不良而變差,導致流至全身的血液品質下降,影響全身各個器官的運作,也間接影響分布在各個器官的自律神經,加重原來自律神經失調的問題。

第二種壓力肥的成因是來自於壓力賀爾蒙。壓力賀爾蒙(腎上腺皮質素,俗稱可體松)會受到壓力刺激而分泌,為了要有體力對抗壓力讓食慾大增,並分解體內的糖類、脂肪、蛋白質以獲得能量來對抗外界的壓力。分解後的脂質會重新分布在容易囤積脂肪處,像是腹部、臀部,久了容易造成中心型肥胖—整體外觀看起來不一定會肥胖,但有局部肥胖的問題,像是有些瘦瘦的人卻有小腹、身材變形的狀況。

中心型肥胖是代謝症候群1的危險因子之一,若有代謝症候群,得到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與腎臟疾病的風險比沒有代謝症候群的人高。

第三種與壓力肥成因相關的神經傳導物質,位於大腦與自律神經系統中的神經胜肽Y(Neuropeptide Y,簡稱NPY),交感神經在壓力大時會刺激NPY分泌,導致人體對高油食物的食慾變大,並且在體內形成脂肪囤積。

壓力肥的成因裡,很重要的配角是高糖高油的紓壓食物,當這類食物作用在大腦的特定受器上,會減輕對壓力的不適,增加幸福感。所以當壓力大發洩大吃時,會特別想吃巧克力、炸雞、蛋糕等高糖高油食物。紓壓食物同時促進上述的NPY的分泌,讓人食慾大增,脂肪囤積,進入壓力肥的惡性循環中。

近期國外相關研究指出,人們若因壓力大而長期處於憤怒、憂鬱、焦慮的情緒狀態下,容易導致肥胖相關的問題。反之,在心理壓力獲得緩解時,演變成肥胖的機率就跟著下降。

「原來是這樣……這段時間因為工作壓力大,我覺得自己常常處於緊繃、焦慮的狀態。而且特別喜歡吃巧克力、薯條。認真回想一下,之前壓力沒那麼大的時候,不會特別喜歡吃這些食物,三餐都沒少吃,反而不容易發胖。」菲菲回想地說。

建議有壓力肥困擾的人,三餐定時吃,若你跟我一樣是勞碌命,無法定時吃飯,建議可以少量多餐、細嚼慢嚥,保養腸胃功能,再加上作息規律,維持良好的睡眠與規律運動習慣,培養合適的紓壓管道,才能穩定自律神經的功能,進而遠離壓力導致的肥胖。此外,壓力肥會提高日後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要特別小心喔!

若無法定時吃飯,建議可以少量多餐、細嚼慢嚥,保養腸胃功能,進而遠離壓力肥。

------------------------------------------

代謝症候群(Metabolic Syndrome):

下列五項指標,只要符合三項以上,即是代謝症候群。 1.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圍大於等於90cm(35吋半),女性腰圍大於等於80cm(31吋半)。 2.血壓異常:收縮壓大於等於130mmHg或舒張壓大於等於85mmHg。 3.血糖偏高:空腹時,血糖大於等於100mg/dl。 4.三酸甘油酯偏高:三酸甘油酯大於150mg/dl。 5.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男性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小於40mg/dl,女性小於50mg/dl。

延伸閱讀:

3天改變體質的斷糖飲食:日本名醫親身實踐!3個月瘦17公斤、年輕10歲

●書籍簡介

心好累:抗壓力太強反而會生病,精神科醫師教你不再被壓力擊垮的30個練習

作者: 陳嬿伊

出版社:三采

出版日期:2018/03/02

陳嬿伊/精神科醫師 現任‧微煦心靈診所院長

經歷‧精神科專科醫師‧前長庚醫院精神科醫師‧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會員‧台灣心理治療學會會員‧台灣婦產身心醫學會會員

主治專長:‧壓力相關的身心症:頭痛、頭暈、耳鳴、腸躁症、慢性疼痛、肩頸僵硬、注意力不集中等‧自律神經失調:自律神經檢測分析諮詢與個別治療規劃‧失眠、憂鬱、焦慮、恐慌、躁鬱、暴食、更年期身心症狀等常見的精神心理問題。‧心理諮商/治療

相較於一般內外婦兒科,陳嬿伊醫師認為精神科是「人」的社會醫學。由於不同個體的複雜度,需要多花心思與時間去瞭解一個人的生活環境、家庭背景與個性特質等來龍去脈,才有辦法解決個人的身心精神問題。她以過去在大型醫學中心的豐富臨床經驗與身心科診所的實戰心得,並且有別於傳統的看診模式,除了必備的專業知識,特別著重於親切、耐心與用心聆聽的方式來深入瞭解每個患者的問題,並用專業同理的角度與患者一起解決身心的疑難雜症。

在精神科執業的這些年以來,她發現有不少患者常常認為自己抗壓力差才會生病,或是被親友認為:「你就是抗壓力太差,才會得憂鬱症!」但事實上,情況剛好相反,反而是對抗了超載的壓力,才會讓自己生病。她期待本書能夠讓讀者拋開一般大眾既定的成見與誤解,重新對抗壓作詮釋,懂得去提升自我覺察力與學習自我調適,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紓壓之道。

壓力大 自律神經失調 代謝症候群 憂鬱症 暴食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