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機當鬧鐘,睡醒的第一件事,先滑手機;訊息通知響個不停,兩分鐘不看就焦慮。智慧型手機讓天涯若比鄰,也讓近在眼前的人變得疏離,還帶來一堆科技文明病。該是時候重整你和手機的親密關係。
現在幾乎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但每個人用智慧型手機的方式迥異。美國赫芬頓郵報列出以下23個徵兆,檢視人們使用智慧型手機的方式是否健康。
1.你不會無止盡的滑手機、看動態消息,標示每天的開始和結束。
也許你起床會先伸懶腰或冥想,睡前習慣記帳或和愛人親吻晚安,但這些都和手機無關。
2.不小心把手機忘在家中,不會慌張。
不小心把手機忘在家其實會讓你煥然一新,你會感覺更輕鬆自在、具人性。最重要的是,當你回到家也不急著查看手機,因為你根本沒「錯過」什麼。
3.你不會和手機同床共眠。
你可能和手機同房睡,但保持一點距離是好的。你不會想要睡得正甜,還被老闆的緊急電郵提示聲吵醒。
4.飛航模式是飛行中最棒的一部分。
利用飛行時間與旁人交談,翻翻袋子裡幾周都沒翻動的雜誌,或小睡一下。不會有人在飛行時打擾你的私人時光。
5.不論經歷什麼令人敬畏的事情,手機仍在口袋裡。
用眼睛欣賞夕陽、名家畫作,比拍照來得好。
6.手機不是鬧鐘。
你有真正的鬧鐘,或是有鬧鐘作用的寵物。
7.不會在別人沒有秒回你的時候恐慌。
別人可能在忙,「就和你一樣」。如果你沒有在發訊後0.35秒獲得回應,也不代表對方生氣或討厭你。
8.沒有必須立即回覆訊息的同儕壓力。
簡訊之美在於,寄出後有空慢慢看。
9.不帶手機上餐桌。
用餐應該是和身旁親友交談的時刻,此外的世界可以等吃完再說。
10.佳餚不會因為拍照上傳變得更好吃。
拍食物很有趣,但盤中飧不會變得更好吃。
11.你會看紙本地圖。
驚訝吧!在Google地圖推出之前,人們還是靠地圖上的資訊前往目的地。你要相信你可以在沒有衛星導航的資源下,仍能漫遊陌生城市或爬山。
12.享受沒有螢幕的周六。
周末就該出門看看新事物,而不是在家盯著螢幕。
13.熱愛閱讀紙本書。
看電子書讓人精神疲勞,也少了翻書的觸感。此外,紙本書能助你入眠。
14.能夠專注在朋友身上。
和朋友眼神交流,打從心底聆聽朋友說話。
15.重要訊息用腦袋記著,而不是依賴手機記憶體。
留心記得上次聽音樂會、好朋友生日卡內容等。多用腦保持思路清晰。
16.不怕手機電量低。
手機需要充電,才能讓傳輸線有用武之地。等待手機「復活」的這段時間,你能做很多事。
17.享受沒有科技產品的時光。
慢跑歌單讓你跑得更起勁,但帶著純粹思維跑步是動態冥想最好的方式。
18.多花時間和狗玩,而不是對狗拍照。
寵物很可愛,但他更愛你用手摸他耳後。
19.和陌生人四目相接很尷尬,但低頭查看新通知更奇怪。
人生重要的一部分是接受每天未知的事物。接觸新事物之初可能尷尬,但這是發展新關係的關鍵要素。
20.從未不慎讓手機掉入便池。
因為你不會在廁所用手機。
21.你知道不讓手機掉在人行道上的方法,就是不要邊走邊打字。
一直低頭滑手機,會錯過許多美好事物,抬起頭來體驗世界吧!
22.在社群媒體貼文後就不管它。
你不會在意剛才的貼文有多少人按讚回應。
23.你仍喜歡和人面對面談話的感覺。
智慧型手機很棒,但在內心深處,你瞭解沒有什麼能夠取代日常對話。
▍提供優質新聞,還需要你的鼓勵,按讚加入《元氣網粉絲團》: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