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家中這些東西激發過敏原 專家教你日常照護秘訣
過敏性疾病是國人常見的疾病之一,當人體與過敏原接觸後,引發體內免疫系統過度反應,造成過敏症狀的產生,常見之過敏性疾病包含:氣喘、過敏性鼻炎及異位性皮膚炎等,其中氣喘急性發作時,嚴重可能造成呼吸困難甚至致命的危險。
了解常見氣喘誘發因子 幫助氣喘控制
根據國民健康署106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NHIS),未滿12歲兒童,氣喘盛行率為5.6%,引發氣喘之過敏原及刺激物前五名為:1.病毒感染 (56.7%)、2.塵蟎(44.5%)、3.氣溫急遽變化(42.7%)、4.空氣汙染(24.6%)、5.冰冷食物(21.6%);除此之外,常見還有蟑螂、花粉、寵物毛屑及二手菸、三手菸等。
控制過敏原 遠離氣喘找上門
然而,氣喘患者平時可能沒有明顯的症狀,但不代表已經痊癒,一旦碰觸環境隱藏感染、刺激物或過敏原等,便可能誘發嚴重的急性發作,因此,氣喘患者平時應多注意並遠離環境中隱藏的氣喘誘發因子,保護自身有效控制氣喘不發作。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建議依三個小撇步,防治過敏原,遠離氣喘危機:
1、遠離過敏原,維持居家環境清潔:由於塵蟎為一般家庭最常見的過敏原,且塵蟎常生長於枕頭、棉被、床墊、絨毛玩具中,為預防及控制氣喘:
(1) 定期清潔居家環境,每一至兩週用熱水清洗寢具並曝曬於陽光底下。
(2) 不堆放絨毛玩具或擺放地毯,防範塵蟎的生長。
2、拒絕週遭菸害:抽菸產生的煙霧對於氣喘病患而言也是刺激性物質,當吸入煙霧就非常有可能引發氣喘,因此當氣喘病患周遭親朋好友有吸菸習慣時,應勸告吸菸者戒菸或自行遠離吸菸者,以免引發病患氣喘的可能。
3、外出戴口罩:氣喘病人對空氣中的汙染物質較為敏感,因此外出建議配戴口罩,可避免吸入空氣中粒狀汙染物質引發氣喘
延伸閱讀:
·錯誤洗澡方式小心洗出過敏! 醫列「3NG行為」:你中了?
·透明鼻水流不停? 醫曝「4面相」小心是過敏性鼻炎

常春月刊
《常春月刊》自1983年創刊以來,一直以讀者信賴的家庭醫師自詡,內容由醫藥記者專訪各大醫院知名醫師,緊扣趨勢的議題、權威嚴謹的內容,文字淺顯易懂卻又不失專業,不但能讓讀者獲取最新醫藥保健常識與訊息,也深獲醫藥界的肯定。
《常春月刊》官網:https://www.ttvc.com.tw/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不定時炸彈「泛視神經脊髓炎」 失能風險伴終身
春夏交替異位性皮膚炎奇癢難耐 醫:潤膚保濕有助改善
37歲女發燒、紅斑、關節炎 罹罕見成人史迪爾氏症
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 易合併失眠、焦慮、憂鬱
擺脫千萬螞蟻爬膚酷刑 9歲異位性皮膚炎男孩重生
飲食控制對痛風發揮的作用其實有限?教授這麼說
起床晨僵 手指變形 罹類風濕性關節炎
變天、沒碰過敏原也過敏!醫:很常見,2觀念助降過敏性鼻炎
男背痛拖20年駝背領殘障手冊 一查才知是僵直性脊椎炎
30歲男腳腫誤診痛風20年 險死才發現得遺傳病
脫口罩、髒手揉鼻子 過敏2NG動作恐增染疫風險
非常時期2大NG動作恐增染疫風險 過敏患者不可不慎
一分鐘微笑量表 評估類風濕性關節炎
痛風怎麼辦?專家列出控制痛風11項你該吃/不該吃的飲食清單
放任腸道發炎恐讓癌症提早上身 醫詳解潰瘍性大腸炎症狀、治療與保養重點
30歲男天冷大啖火鍋 腳趾疼痛竟是痛風
腰痠背痛一定是僵直性脊椎炎嗎? 醫:有下列4種狀況的背痛者需儘早就醫
免疫疾病易共病 一旦確診侵犯肺
自體免疫疾病 就怕引起肺纖維化
與病共處的漫漫長路 自體免疫病友的真心話
搔癢影響睡眠 異位性皮膚炎也會長不高
慢性蕁麻疹多與食物無關 醫師教你避開生活4大雷區
醫病天地/腳趾疼痛 小心痛風關節炎
穿衣吃力變天先知道 1分鐘測類風濕性關節炎病況
32歲女視力衰退、飛蚊症惡化 竟與這「免疫疾病」有關
咳嗽、走路喘 自體免疫患者小心肺纖維化
愛吃炸雞、甜食、喝手搖飲 16歲高中生竟成三高及痛風候選人
脖子卡背痛別輕忽 2方法分辨僵直性脊椎炎
只要出現對稱性關節痛就是類風濕性關節炎?醫師破解迷思
不喝酒、沒吃海鮮 為何痛風還是會發作?醫揭關鍵
猜你喜歡
膽固醇多高才叫超標?醫師揭什麼情況下需要服用降膽固醇藥物
別讓錯誤姿勢害椎間盤出軌 醫揭7個易引發椎間軟骨突出的日常動作
國內驚見首例「猴痘」個案!會人傳人嗎?有哪些症狀?該如何預防?11個QA一次看懂
病毒傳染力很強!醫師詳解猴痘感染途徑、潛伏期及預防方式
白天常常想睡覺?醫提醒當心可能與三高、心血管疾病有關
耳朵癢別亂挖,小心越挖越癢!醫指常見原因,4招有助改善
加強核心肌群預防下背痛 專家教怎麼練核心才正確
失眠睡不著?專家:與其努力睡覺 不如告訴自己「不要睡著」
副總統賴清德椎間盤手術一天出院、免穿背架 名醫解析原因
腳麻該怎麼改善、預防?醫指2大原因,3種情況盡早檢查!
女性注意!研究:夜間醒來多次恐與血脂異常有關
獨/防猴痘不用第一代天花疫苗 竟有想不到的特殊用途
確診住負壓病房 猴痘指引惹議
男頻尿、夜尿留意攝護腺肥大!攝護腺功能?造成攝護腺肥大原因與如何預防
胸痛記住這口訣 出現這4狀況需注意是否為急性心肌梗塞
打過牛痘或水痘疫苗能防猴痘嗎? 醫師給答案
ELLE總編輯楊茵絜心臟衰竭過世!輕忽甲亢恐釀「甲狀腺風暴」,醫提醒:注意這些不典型症狀
骨鬆小心!髖關節骨折死亡風險高
巴金森治療/長輩悶悶不樂又憂鬱 恐是巴金森病惡化徵兆?專家提醒:觀察細節揪出長者失能危機
骨質疏鬆若中斷治療 恐增加骨折風險
從鞋底磨損看腳部健康!醫指6種情況代表該換鞋了
糖友、腎友、免疫疾病患者 也要小心骨鬆危機及早檢測骨密度
50歲男裝心臟支架7年後胸悶竟又梗塞 再放1支架救命
二尖瓣脫垂常伴隨心悸、胸悶 健保大數據揭常見10大共病
男大生無故翹課還想尋短 檢查發現是躁鬱症
骨質疏鬆症族群男女有別 醫師曝為何男性發作晚且骨折更易嚴重
糖尿病什麼應該吃、什麼不應該?專家教你讓血糖穩定也能吃飽的關鍵
婦人突然不會穿褲、裝藥盒 查出是患急性梗塞型腦中風
40歲二寶媽頻尿檢查不出異常 醫師發現這問題做雷射
多吃蔬菜水果就能解除便秘?便秘分4類型,其中一種蔬果吃多反而加重
猴痘來了!卡介苗、天花疫苗疤痕怎麼分辨?2張圖看懂自己有無保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