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出現不明紅疹且四肢無力 小心可能是被這種疾病纏上
皮膚的狀況經常是疾病的警訊,例如皮膚上突然出現不明原因的紅疹,身體又感覺相當無力,蹲下後又站不起來,小心!你可能得了皮肌炎。
皮膚出現紅疹合併身體無力
亞東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吳建陞表示,他從近來的門診或住院中發現,一些病人身上出現不痛不癢或微痛微癢,但分布不尋常的紅疹,有些人在同時間會出現無力症狀,有些人則是過了幾個月後,才慢慢合併出現無力症狀。而且這類病人無力的位置多出現在靠近軀幹的大肌肉群,進而影響患者無力去爬樓梯或者是蹲下之後站不起來,甚至有些人會出現喘、乾咳的情況。
這些人在抽血後發現,自身肌肉被破壞而產生肌肉酵素過高的狀況,且透過血清免疫學檢查、神經電學檢查,甚至肌肉切片生檢,才被診斷為皮肌炎。
皮肌炎為一種自體免疫疾病,相當罕見
皮肌炎屬於全身性自體免疫疾病中相對少見的疾病,遠少於常聽到的全身性紅斑狼瘡。皮肌炎的皮膚表現症狀非常多,有許多病人的紅疹看來不起眼,有些卻很有特色,像是貓熊眼位置的眼瞼紅暈,指節的變色與指甲周遭的紅疹、關節外側的皮膚潰瘍、脖子領口附近的紅疹等,甚至皮下鈣化突起都有可能發生。
部分皮肌炎患者會出現皮膚與肌肉之外的症狀,例如因皮肌炎而引起間質性肺炎的患者,會有明顯的乾咳、喘現;甚至可能在確診皮肌炎的一兩年內發現腫瘤。
注意自身皮膚、肌肉變化,即時就醫
吳建陞呼籲,如果自己或家人朋友有發生皮膚或肌肉類似前述的狀況,可以先找醫師諮詢評估;若是皮膚先出現病變,可以先看皮膚科,皮膚科醫師對於特殊的皮疹可能伴隨內科病變時,如果是以肌肉無力為主的症狀,建議可以向神經內科,復健科或風濕免疫科尋求協助。
如果被診斷為皮肌炎,患者會接受免疫藥物的治療,如類固醇或免疫調節劑,治療期間切勿任意進補或使用偏方。另外,由於皮肌炎所需的治療時間長,為避免藥物使用期間的感染,建議患者應常戴口罩且遠離咳嗽者,不憋尿、不吃生食或衛生清潔有疑慮的食物。
若是擔心罹癌風險,醫師也會提供適合的檢查請患者配合,協助釐清以避免患者過度焦慮,現今對於皮肌炎患者的風險分級,已能從血清免疫學檢查獲取一些線索,依據一些特異性的指標,可以讓臨床醫師提高警覺,注意到可能的肺部病變與癌症風險。
延伸閱讀:
皮膚癢、紅疹、水泡是類天皰瘡? 每年新增破百例!抓破皮小心細菌感染
皮膚出現紫斑、瘀青小心體內早已出血! 血液腫瘤科完整說明紫斑症症狀、治療方式

常春月刊
《常春月刊》自1983年創刊以來,一直以讀者信賴的家庭醫師自詡,內容由醫藥記者專訪各大醫院知名醫師,緊扣趨勢的議題、權威嚴謹的內容,文字淺顯易懂卻又不失專業,不但能讓讀者獲取最新醫藥保健常識與訊息,也深獲醫藥界的肯定。
《常春月刊》官網:https://www.ttvc.com.tw/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春夏交替異位性皮膚炎奇癢難耐 醫:潤膚保濕有助改善
37歲女發燒、紅斑、關節炎 罹罕見成人史迪爾氏症
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 易合併失眠、焦慮、憂鬱
擺脫千萬螞蟻爬膚酷刑 9歲異位性皮膚炎男孩重生
飲食控制對痛風發揮的作用其實有限?教授這麼說
起床晨僵 手指變形 罹類風濕性關節炎
變天、沒碰過敏原也過敏!醫:很常見,2觀念助降過敏性鼻炎
男背痛拖20年駝背領殘障手冊 一查才知是僵直性脊椎炎
30歲男腳腫誤診痛風20年 險死才發現得遺傳病
脫口罩、髒手揉鼻子 過敏2NG動作恐增染疫風險
非常時期2大NG動作恐增染疫風險 過敏患者不可不慎
一分鐘微笑量表 評估類風濕性關節炎
痛風怎麼辦?專家列出控制痛風11項你該吃/不該吃的飲食清單
放任腸道發炎恐讓癌症提早上身 醫詳解潰瘍性大腸炎症狀、治療與保養重點
30歲男天冷大啖火鍋 腳趾疼痛竟是痛風
腰痠背痛一定是僵直性脊椎炎嗎? 醫:有下列4種狀況的背痛者需儘早就醫
免疫疾病易共病 一旦確診侵犯肺
自體免疫疾病 就怕引起肺纖維化
與病共處的漫漫長路 自體免疫病友的真心話
搔癢影響睡眠 異位性皮膚炎也會長不高
慢性蕁麻疹多與食物無關 醫師教你避開生活4大雷區
醫病天地/腳趾疼痛 小心痛風關節炎
穿衣吃力變天先知道 1分鐘測類風濕性關節炎病況
32歲女視力衰退、飛蚊症惡化 竟與這「免疫疾病」有關
咳嗽、走路喘 自體免疫患者小心肺纖維化
愛吃炸雞、甜食、喝手搖飲 16歲高中生竟成三高及痛風候選人
脖子卡背痛別輕忽 2方法分辨僵直性脊椎炎
只要出現對稱性關節痛就是類風濕性關節炎?醫師破解迷思
不喝酒、沒吃海鮮 為何痛風還是會發作?醫揭關鍵
她考上藥師即確診類風濕性關節炎 滿身針惹父心疼
猜你喜歡
體內濕氣是什麼?中醫師教你三焦排毒除濕,吃這些活血利水食物可緩解
猴痘擴散多國!有哪些症狀?如何傳染? 詳解「感染症狀、傳播途徑、預防方式」:也有無症狀者
你真的會量血壓嗎?1張圖教你正確測量血壓,測量前30分鐘不能吃「1食物」
怎麼減肥都瘦不下來?四肢瘦但肚子卻很大?醫:當心是隱性肥胖,做好5招擊退內臟脂肪
美睡眠醫學會警告「睡前喝5飲品」恐讓整夜睡不好!白開水也在內
老花眼怎麼辦?如何保養?會得其他眼疾嗎?眼醫教用眼關鍵!
吃肝補肝?認識肝臟10個作用 想要護肝排毒該吃什麼、哪些不該吃?
漱口水刷牙前or刷牙後?牙醫師:多數人都用錯時機了,正確潔牙順序該這樣做
省兩千!6500劑黃熱病疫苗將屆效5月開放免費施打
肩頸疼痛懷疑確診?確診簡單2招拉筋 舒緩肩頸不求人
每天晨跑10公里竟罹癌病逝! 醫師:晨跑前要看空品
糖尿病吃降血糖藥卻導致泌尿道感染?醫師告訴你該如何避免
腎友不再暗沉 洗出亮麗人生
巴金森病蜜月期可以被延長?專家分享1關鍵 避免異動症、斷電現象提前報到
糖尿病有機會不吃藥?醫師詳解何謂減重手術、哪些人適合及其後遺症
《高血壓》期刊研究顯示吃對蛋白質方式 可降低66%高血壓風險
疫情間少動姿勢不正易脊椎側彎 可做3式運動延緩惡化
久咳不癒,中醫師教先判斷乾咳、熱咳、冷咳…4種茶飲緩解不適
你被大腸癌盯上了嗎?醫:出現6大警訊要注意,5大族群要當心!
只計算卡路里熱量就能讓你持續有效的減肥嗎?減重醫師點名計算熱量常見4誤差
急性腦中風做對兩件事 降低腦損傷與失能打119送醫、讓可決策者同行
常常便秘怎麼辦?成因有哪些?營養師教你從日常生活養成8個好習慣,讓便秘不再找上你!
忽略高血壓 40多歲科技經理腎萎縮須洗腎
孩子抽搐 病毒性腦炎、熱痙攣怎麼分辨?
異位性皮膚炎用藥穩定 才不會「疫」起搗亂
長輩容易嗆到、吞嚥困難怎麼吃?專家教你食物製備技巧改善長輩飲食,預防吸入性肺炎
春夏交替異位性皮膚炎奇癢難耐 醫:潤膚保濕有助改善
遠離壞膽固醇!國內最新臨床指引公布 超標指數再加嚴
女性沒月經也有慢性下腹痛 物理治療可減輕疼痛
春末乾眼症患者增多 中醫教以茶飲、按摩減緩不適
室內空氣品質差 與肥胖大有關係!台大醫:揮發性有機化學物質影響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