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長照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愛長照
朋友Zoe的老公袁先生罹患鼻咽癌,前幾年本來控制得不錯,但是近一兩年來,發現復發轉移,因此持續治療中。
有一段時間,袁先生感覺背部特別痠痛,檢查發現骨骼多處轉移,醫師後來用了新的標靶藥物,希望可以改善袁先生的症狀、延長生命。
在幾次血液檢查中,發現袁先生的血小板持續不明原因的降低,醫師說要密切觀察。血小板的標準數值是15萬到40萬,當發現他的血小板降到12萬以下,便緊急回醫院補充血小板。第一次補充後,很快就回復正常,但是兩三個月後又降低了;只能陸陸續續補充了幾次血小板。
醫師說,在還沒有找出原因前,袁先生最好要定期回院補充血小板比較安全。
後來袁先生開始發燒,全身盜汗到衣服和床單全濕透。即使吃藥退燒,也是燒了退、退了又燒,而且背痛得更嚴重;甚至只是起床、離開床鋪,都要花半個小時才能完成。他走路的速度變得非常、非常地緩慢,因為只要很輕微的震動,他都覺得全身疼痛。
他以為可能是癌症惡化了,本來不肯到醫院,最後在家人強烈要求下就醫;沒想到到醫院一驗,他的血小板竟降到五萬以下!他反覆發燒是因為肺炎,必須立即住院治療。
住院的第一天,他補充了兩袋血小板,因此血小板很快就回到正常數值,發燒和肺炎也試著用抗生素治療。但前幾天的藥物都沒有發生效力,直到住院第四天換新的抗生素,才抑制住他的肺炎。後來背部也完全不痛,燒也退了,才知道自以為是癌症惡化,原來是肺炎的關係。
第二天早上,主治醫師很高興地到病房巡視說:「看起來肺炎有慢慢控制,再抽血檢驗數值、安排幾項檢查,應該很快就可以出院了。」
但半小時後,從別的病房巡房回來的醫師又來看他們。此時醫師卻眉頭深鎖地說:「驗血的數值有點怪,血小板前兩天才剛補充而已,應該不可能掉那麼快?我叫他們再來抽血驗一次看看,可能要請他們再備血。」因為醫師還有門診,所以中午再來看他。
沒多久護士小姐說要去做檢查,一下照X光,一下照超音波,發燒多天的袁先生上上下下顯得非常吃力,折騰了三個小時,終於回到病房,一位心臟科醫師過來報告好消息:
「終於發現你血小板為掉那麼快的原因了。因為心臟裡面長了一個小瘤,血液打進去時,這個小瘤就像刀片一樣,把體形比較大的血小板切碎了,所以血小板才會怎麼補都沒用,等你血小板補上去,就可以安排內視鏡手術把小瘤切除,血小板數值就能恢復正常了!」
肺炎受到控制,血小板被破壞的原因也找出來了,Zoe和先生都覺得很有希望!負責照護的Zoe想把早上洗好的衣服脫水弄乾,但才出去三分鐘,一回病房竟發現袁先生全身痙攣,發生大抽筋。
她趕快按了求救鈴,幾位護理師緊急進來處理,幾分鐘後袁先生醒來,Zoe還跟他說了幾分鐘的話,但卻覺得他的反應有點怪?便趕快再請醫師過來,也把家人都叫來醫院,全家人都見過以後,袁先生立刻陷入昏睡!醫生便緊急進行腦部檢查。
主治醫師說,其實早上發現袁先生的血小板低於兩萬時,有交代護理師要趕快備血輸血小板。但是血小板還沒補,就被推去做各種檢查......在做電腦斷層時,發現袁先生腦血管破裂,已經發生嚴重的腦中線偏移,搶救回來的機會不大。Zoe依先生在生前的要求,不再進行急救處置......
臺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不少,為了避免血小板作用太強,血液結塊會阻塞心血管、腦血管,患者都有在服用抗血小板凝集的藥物。也因此,大家可能不太會注意到它的數值高低,但是血小板不足時,可是會發生致命的出血危機。
高雄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王銘崇表示,血小板在正常之下,標準數值應該在15萬/UL到40萬/UL,文中的先生低於12萬,確實偏低,如果血小板的數值低於8萬以下,就會有出血的傾向。
如果數值在5萬到8萬間,而此時病患身上有傷口,可能就會有出血難以止血的危險,這個時候要避免外傷!若血小板數值在2萬到5萬之間,可能輕微外力碰撞,就會引起內出血,此時患者最好休養,避免外出遭到碰撞。
一旦血小板降到2萬以下,就會有自發性出血,也就是不需要外力,可能患者上廁所用力、打個噴嚏等,就可能引起組織出血的危險!此時患者必須靜臥,儘速補充血小板,預防自發性出血。
血小板過低是一個很危險的警訊,常見的血小板過低是原發性血小板紫斑症,這類型的出血通常不會太嚴重,然而血栓性的血小板減少紫斑症,出血就會很嚴重。
其他可能引起血小板降低的原因還有感染,感染倘若發生敗血症而影響血小板數值,就會有致命性的出血。另外還有服用藥物等其他原因也會引起血液凝固異常,王銘崇提醒:「血小板過低是一個結果,一定要找出發生原因,才能避免遺憾發生。」
(本文獲「《愛長照》」授權轉載)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