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為控制好癌症,命運卻用另一種方式帶走摯愛的生命-被忽視的血小板低下
有一段時間,袁先生感覺背部特別痠痛,檢查發現骨骼多處轉移,醫師後來用了新的標靶藥物,希望可以改善袁先生的症狀、延長生命。
在幾次血液檢查中,發現袁先生的血小板持續不明原因的降低,醫師說要密切觀察。血小板的標準數值是15萬到40萬,當發現他的血小板降到12萬以下,便緊急回醫院補充血小板。第一次補充後,很快就回復正常,但是兩三個月後又降低了;只能陸陸續續補充了幾次血小板。
醫師說,在還沒有找出原因前,袁先生最好要定期回院補充血小板比較安全。
▍ 一動就會疼痛,還以為是癌症惡化了
後來袁先生開始發燒,全身盜汗到衣服和床單全濕透。即使吃藥退燒,也是燒了退、退了又燒,而且背痛得更嚴重;甚至只是起床、離開床鋪,都要花半個小時才能完成。他走路的速度變得非常、非常地緩慢,因為只要很輕微的震動,他都覺得全身疼痛。
他以為可能是癌症惡化了,本來不肯到醫院,最後在家人強烈要求下就醫;沒想到到醫院一驗,他的血小板竟降到五萬以下!他反覆發燒是因為肺炎,必須立即住院治療。
住院的第一天,他補充了兩袋血小板,因此血小板很快就回到正常數值,發燒和肺炎也試著用抗生素治療。但前幾天的藥物都沒有發生效力,直到住院第四天換新的抗生素,才抑制住他的肺炎。後來背部也完全不痛,燒也退了,才知道自以為是癌症惡化,原來是肺炎的關係。
▍ 漸漸控制住,以為可以出院了
第二天早上,主治醫師很高興地到病房巡視說:「看起來肺炎有慢慢控制,再抽血檢驗數值、安排幾項檢查,應該很快就可以出院了。」
但半小時後,從別的病房巡房回來的醫師又來看他們。此時醫師卻眉頭深鎖地說:「驗血的數值有點怪,血小板前兩天才剛補充而已,應該不可能掉那麼快?我叫他們再來抽血驗一次看看,可能要請他們再備血。」因為醫師還有門診,所以中午再來看他。
沒多久護士小姐說要去做檢查,一下照X光,一下照超音波,發燒多天的袁先生上上下下顯得非常吃力,折騰了三個小時,終於回到病房,一位心臟科醫師過來報告好消息:
「終於發現你血小板為掉那麼快的原因了。因為心臟裡面長了一個小瘤,血液打進去時,這個小瘤就像刀片一樣,把體形比較大的血小板切碎了,所以血小板才會怎麼補都沒用,等你血小板補上去,就可以安排內視鏡手術把小瘤切除,血小板數值就能恢復正常了!」
▍ 命運又轉一個彎,在匆忙中告別
肺炎受到控制,血小板被破壞的原因也找出來了,Zoe和先生都覺得很有希望!負責照護的Zoe想把早上洗好的衣服脫水弄乾,但才出去三分鐘,一回病房竟發現袁先生全身痙攣,發生大抽筋。
她趕快按了求救鈴,幾位護理師緊急進來處理,幾分鐘後袁先生醒來,Zoe還跟他說了幾分鐘的話,但卻覺得他的反應有點怪?便趕快再請醫師過來,也把家人都叫來醫院,全家人都見過以後,袁先生立刻陷入昏睡!醫生便緊急進行腦部檢查。
主治醫師說,其實早上發現袁先生的血小板低於兩萬時,有交代護理師要趕快備血輸血小板。但是血小板還沒補,就被推去做各種檢查......在做電腦斷層時,發現袁先生腦血管破裂,已經發生嚴重的腦中線偏移,搶救回來的機會不大。Zoe依先生在生前的要求,不再進行急救處置......
【保健知識小教室】血小板過低,當心自發性出血可能致命
臺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不少,為了避免血小板作用太強,血液結塊會阻塞心血管、腦血管,患者都有在服用抗血小板凝集的藥物。也因此,大家可能不太會注意到它的數值高低,但是血小板不足時,可是會發生致命的出血危機。
高雄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王銘崇表示,血小板在正常之下,標準數值應該在15萬/UL到40萬/UL,文中的先生低於12萬,確實偏低,如果血小板的數值低於8萬以下,就會有出血的傾向。
如果數值在5萬到8萬間,而此時病患身上有傷口,可能就會有出血難以止血的危險,這個時候要避免外傷!若血小板數值在2萬到5萬之間,可能輕微外力碰撞,就會引起內出血,此時患者最好休養,避免外出遭到碰撞。
一旦血小板降到2萬以下,就會有自發性出血,也就是不需要外力,可能患者上廁所用力、打個噴嚏等,就可能引起組織出血的危險!此時患者必須靜臥,儘速補充血小板,預防自發性出血。
血小板過低是一個很危險的警訊,常見的血小板過低是原發性血小板紫斑症,這類型的出血通常不會太嚴重,然而血栓性的血小板減少紫斑症,出血就會很嚴重。
其他可能引起血小板降低的原因還有感染,感染倘若發生敗血症而影響血小板數值,就會有致命性的出血。另外還有服用藥物等其他原因也會引起血液凝固異常,王銘崇提醒:「血小板過低是一個結果,一定要找出發生原因,才能避免遺憾發生。」
(本文獲「《愛長照》」授權轉載)

愛長照
愛長照提供最實用的長照資源補助、養生保健、疾病知識、心情支持等彙整。我們是與照顧者站在一起的專業團隊,有「銀髮照顧」的相關疑問,歡迎來「愛長照」了解更多!
》網站:http://www.ilong-termcare.com/
》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8525carehelper/?fref=ts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痔瘡血止不住、術後傷口1年才好 醫:3狀況恐是血友病
常感到寒冷、疲倦可能是貧血…7種不同類型貧血這樣改善
貧血分3種類型!頭暈、臉慘白要補鐵嗎? 醫警告「1情況」小心吃到肝硬化
六十歲男未抽菸酗酒突急性中風 竟是真性紅血球增生症
月經來每天得用12片夜用衛生棉 類血友病作祟
皮膚極度搔癢宛如酷刑 原來他罹患了這種疾病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迷思、挑戰與曙光 化學治療不再是治療唯一選項!
血友病有解?醫師學者攜手用基因編輯技術找治療方向
運動讓血友病患關節受傷?錯!醫呼籲運動增加肌肉強度
骨髓驗血建檔17年 白血症家屬完成周邊幹細胞捐贈
剛扛起家計卻罹惡疾 23歲移工妮娜骨髓移植盼開路
一直掉頭髮、容易累…醫:貧血有14症狀,多吃這些食物補營養
血紅素下降原因不單純 醫提醒這類患者當心免疫力低落
貧血了又抽血會加重病情嗎?醫師破除貧血常見迷思
牙齦流血不止是牙周病?常不明出血,他竟檢查出這病
7旬嬤暴瘦 查出慢性淋巴性白血病
6歲的靈魂住在2歲的身體裡 藉造血幹細胞一圓上學夢
血友病老翁腦出血 打68支凝血劑才救命
罹血友病怕打針隱忍 他23歲就換人工膝關節
血友病患關節病變痛六年 新療法少挨針
老人長期貧血 小心可能是「前白血病」
輕熟女雙腿莫名其妙瘀青 原來是「紫斑症」作祟
凝血因子 讓血友病免聽天由命
摸到淋巴腫好怕是癌!醫師教判斷是淋巴結還是淋巴瘤
影/爸爸捐出骨髓及周邊血液 只為救回18歲寶貝女兒
父緊急移植造血幹細胞 救獨生女一命
猛爆性肝炎併發多重感染 父移植造血幹細胞救回獨生女
捐血小板容易缺鈣?血液科醫師這麼說
女大學生暴瘦空歡喜 原來是罹淋巴癌
血友病膝關節病變 全人工膝關節置換有解
猜你喜歡
女友下體狂流「寶可夢」般墨綠色液體 男聞味道瞬間崩潰
控血糖先吃菜再吃肉?專家揭正確進食順序:大部分人都做錯
洗完頭真的得用潤絲精?潤絲精可與洗髮精一起用?專家解惑
睡不好很傷身!規律運動、調整睡前吃點心習慣…專家提點「好眠10招」
媽祖遶境徒步遠行 醫師提醒注意2件事避免致命風險
你是落枕高風險群嗎?醫提醒:伴隨其他症狀當心
動太多或太少皆可能引起 醫教2招預防退化性關節炎
走另外一條路線回家…打破習以為常讓大腦更靈活!保持睿智的5項生活小事
小便顏色混濁、泡泡多…有問題嗎?7種尿液健康狀況,一次詳解
痛風不能吃豆類製品?醫:限錯飲食對控制尿酸沒用!真正不能吃的是這些
月經量變少,是不是提早進入更年期?醫師教先判斷這些事
換季就全身癢爆!皮膚科醫認證蕁麻疹7大止癢攻略
飲料喝半糖也會糖尿病?營養師分析「含糖地雷」食物,韓式炸雞也上榜
常腹瀉、傷口慢好…免疫力低下病毒易入侵!醫師教從生活型態5方面調整
2名6歲童發燒腹瀉!原來都有養小烏龜 真相大白了
常嗆到是肌少症警訊!復健科醫一招讓口咽喉部肌肉更有力
喉嚨異物感可能與6大類問題有關 醫:這個部位的最要警覺
閃到腰9成可自行好轉 復健科醫提醒3情況盡速就醫
9種人最易養出膽結石 醫提醒:右上腹部不舒服當心
手抖、行動慢…恐罹巴金森氏症,一張表自我檢測
7種大便型態代表什麼?醫:4種情況要當心,盡早就醫
總是膝蓋痛怎麼辦? 骨科醫師教日常6招保養
如何讓大腦得到高效休息 腦神經科醫師給出這個建議
「天邊孝子」批評給壓力,照顧者情緒爆發!轉念5方法
肥胖對血管危害多大?醫:大小動脈都可能出狀況
很少覺得肚子痛表示很健康?3種「病態便秘」快就醫
40歲男為帕金森氏症所苦 深部腦刺激術助恢復生活
4歲男童右側腹股溝發現鼓起未就醫 1年後疼痛不適
腳麻腰痛誤為坐骨神經 開刀取15公分國內最大骨盆腫瘤
洗髮精加水稀釋用更久?皮膚科醫揭「可怕下場」
全台九萬人正在洗腎!日常一方式加速排除尿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