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要不要打流感疫苗 專家為家長釋疑
今年公費流感疫苗分3階段接種,11月15日先從校園開始。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說,校園接種並非強制,但學生為流感傳播高風險族群,也可能將病毒帶回家中、社區。
疾病管制署今天邀請藝人Janet上直播節目,Janet分享,3年前曾感染流感,才認知到原來流感與一般感冒不一樣,不僅傳染力強,症狀也比較嚴重,呼籲符合公費接種對象的民眾,應按時接種流感疫苗,也要記得常常用肥皂洗手才能保護健康。
今年流感疫苗接種對象採分批接種,第一階段自11月15日起開打,接種對象為國小至高中學生及醫事人員。12月8日起為65歲以上長者及學齡前幼兒;109年1月1日起為其他公費對象。
校園流感疫苗接種並非強制,羅一鈞表示,接種流感疫苗是自願性質,除了本人自願,也需家長在「流感疫苗接種通知說明及意願書」上勾選同意且簽名,才能接種流感疫苗,未經家長同意就不能接種。
根據疾管署近年統計資料,學童雖納入公費對象,但家長同意接種約7至8成,仍有約3成學童沒有在校園接種。
羅一鈞表示,國小學童至高中職學生雖不是感染流感後易產生嚴重併發症或死亡的高風險族群,但因流感病毒對兒童及青少年的侵襲性很高,校園常形成流感傳染源,不僅造成學生因病缺席、停課,病毒也可能被帶回家及帶回社區。
研究也發現,學生在校園集中接種,可降低社區整體流感死亡率與家中孩童的流感嚴重度,進而間接保護其他高風險族群。
記者觀察不少社群論壇發現,不少家長認為「以前沒打過流感疫苗,也沒感染過,只要勤洗手就好」;羅一鈞說,流感是藉由飛沫或接觸傳染,當接種率提升使群體免疫達到一定程度時,可以阻斷或減緩疾病的傳播;但群體免疫需要時間累積,接種率達到一定程度才會產生效益,且主要是減緩疾病傳播,並非表示不會感染流感,流感高風險族群者,建議自身接種疫苗。
流感高風險群包含65歲長者、老年人、幼兒、慢性病人,感染後易引起併發症甚至死亡。
至於疫苗延遲到貨、影響接種時程,是否影響保護力;羅一鈞表示,目前流感疫情還在低點,也還沒觀察到病毒變異、會造成大流行的跡象;符合公費對象按照時程盡快接種,在疫情高峰來臨前就會有保護力,不必擔心。
羅一鈞說,尊重家長的權利和選擇,疾管署也製作「學生流感疫苗校園集中接種」相關問答,包括流感疫苗的成分、品質、安全性及副作用,暈針的原因、預防方式以及接種後的注意事項等都有詳細說明。
因應流感疫苗分階段開打,「疾管家」LINE官方帳號新增接種日期提醒功能,民眾可透過疾管家,為自己或家人查詢屬於哪一階段接種,疾管家將於可接種疫苗當天主動提醒;民眾可用LINE搜尋官方帳號「疾管家」或「@taiwancdc」與疾管家互動,除流感疫苗外,也提供各種傳染病的諮詢。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校園群聚多 水痘進入流行高峰
染麻疹 趴趴走 3度就診未揪出
二階流感疫苗8日開打 北市聯醫5院區將加開診次
自費流感疫苗好搶手 疾管署:估未來四周不會達流行期
3型全現蹤!中國鼠疫累積4例 去這7個省要小心
流感併發肺炎會要命! 感染科醫師:要做到這件事才能自保
台灣首例SFTS確診!爬山疑遭蜱蟲咬 老翁器官衰竭
公費疫苗升為四價 新北擴大族群明年1/1施打
學生公費流感疫苗今開打 注意重點看這裡
公費流感疫苗今開打 長者要等到12月8日
95萬劑公費流感疫苗已到貨 一張圖看今年開打時程
流感疫苗開打第一天必來報到 護理師:保護自己與患者
打了疫苗怎麼還會得流感?得流感該吃甚麼藥?藥師解析
公費流感疫苗明開打 65歲長者與幼兒要等到12月8日
嗜睡呼吸喘我怎麼了? 一張表看感冒、肺炎怎麼分
先打肺炎、再打流感疫苗 接種PCV13 提供十年保護力
肺炎疫苗升級 桃園肺炎死亡率 六都最低
流感疫苗延後接種 長輩、慢性病患 快打肺炎鏈球菌疫苗
林俊傑得手足口病「嘴巴長70多顆潰瘍」 別再以為成人不會得腸病毒!
感冒與流感怎麼區分?感染科醫師教你從3症狀識別
菲國爆小兒麻痺 疾管署保證疫情不會在台灣捲土重來
葉匡時:高雄本土登革熱警報解除
豬販處理豬腳 感染「豬鏈球菌」險送命
徒手刮豬毛傷口浸泡血水中 豬肉販高燒險喪命
樹林4例登革熱 全與坡內里菜園有關
疑姊姊傳染 4歲童腸病毒重症
冬季流感1月流行 高峰恐延後
雲嘉南腸病毒升溫 逾4百班停課
摸雞蛋未洗手感染沙門氏菌 大腸發黑壞死九成險喪命
新北本土登革熱增1例 19歲男感染
猜你喜歡
藥吃太多會洗腎? 醫解答真正敗腎主因
秋冬好發心梗!注意心臟4核心症狀,減少運動性猝死
平日睡不飽靠周末補回來?3疾病都是這樣被睡出來的
冬天皮膚乾擦乳液就好?8誤區只會讓症狀更嚴重
20歲水果攤商站著削甘蔗 誤砍命根子慘「自宮」
深蹲到底有什麼好處?怎麼蹲才不會傷膝蓋?
下雨鞋濕腳臭好崩潰!網傳7個除臭秘方哪種有效?
看指甲知腎不好? 醫:5字訣更有用
高以翔死亡背後真正原因 胸腔醫師認為是這個
為何過敏容易在清晨發作?耳鼻喉科醫師教你改善方式
不是睡不著才叫失眠 出現4種症狀應就醫
腎不好,指甲會出現警訊? 醫:不是一個好的判斷基準
天冷心血管承受得住嗎?醫師教遠離高血脂症和心臟病
6種人感冒病程快! 你需要做「這件事」增強保護力
天涼心肌梗塞風險增 男女症狀大不同
「洗腎王國」在台灣 5字口訣「泡水高貧倦」可防腎病
「從沒想過有一天自己也生病了」吳念真:憂鬱症患者最怕聽到這句話
心臟罷工有前兆 這些症狀一周3次以上要當心
如果不想洗腎 醫師說這個動作一定要做
戴口罩沒用!臭氧比PM2.5更難防 醫籲濃度高時別出門
糖尿病不是控制血糖就夠了?還有2地方也藏致命危機
纖維不是隨便吃就有效!營養師教你認識纖維3種功用
常嗜睡、提不起勁是身體在老化?疲累程度是原本的2、3倍就該留意
72歲老翁頻尿睡不好 就醫赫見膀胱內長滿瘤
心臟手術改微創 縮短病人恢復期
心臟衰竭要運動? 別懷疑!想養心真的該動
過度補眠變周一症候群 錯誤睡眠迷思影響生理時鐘
周杰倫也受其苦…「老藥新用」治僵直性脊椎炎露曙光
身體愈健康,反而猝死機率較高?醫師分析原因
每年奪走上萬條人命! 你一定要知道的6項腦中風檢查
不彎腰駝背就好?醫師:過度挺腰的坐姿有更高機會下背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