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感染科

日本腦炎事不關己!?成人恐陷感染危機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23歲的吳先生,有天忽然高燒,以為是感冒而至診所就醫,吃了三天感冒藥卻未能止住症狀,仍持續高燒不退。診所醫師覺得不對勁,趕緊轉診至教學醫院就醫,入院已是昏迷狀態,不久即確診為日本腦炎。吳先生昏迷半個月後甦醒,記憶卻完全歸零,重新學習也是進步有限,且身體狀態每況愈下,脾氣變得易怒暴躁,帶給家人無止盡的煎熬與傷痛。

還在以為只有小孩才會得日本腦炎嗎?根據疾管署統計,自1998年以後,國內有9成日本腦炎患者是20歲以後成年人,尤其40到59歲為感染之高風險族群。

台大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李秉穎表示,主要原因可能為,1968年開始,全面實施幼兒日本腦炎疫苗接種;及鄉村都市化、養豬戶集中化等,使人與病媒蚊接觸機會逐年降低,體內抗體下降,導致高年齡層容易感染。

日本腦炎為亞洲最常見的病毒腦炎,估計全球每年約有68,000臨床病例發生,約有13,600至20,400人因此而死亡。

其病毒會侵犯腦、脊髓及腦膜,一旦發病會造成3~30%患者死亡;30~50%的倖存者留下永久的神經性症狀或精神性異常等後遺症,嚴重者可能有顯著動作障礙、嚴重認知和語言障礙、痙攣等;輕微者則有學習困難、性格大變、行為問題等後遺症,對家庭與社會帶來極大負擔。

李秉穎指出,然而,日本腦炎感染患者中僅有小於1%的案例會出現臨床症狀,遠遠低於同屬黃病毒科感染疾病的茲卡、登革熱,也正因為如此難以察覺,使得提前做好預防顯得相當重要。

馬偕紀念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紀鑫指出,日本腦炎主要藉由三斑家蚊、環紋家蚊進行傳播,每當雨季來臨時,病媒蚊便隨之大量孳生,並將病毒傳播至人類身上。李秉穎解釋,許多人誤以為只要不接近高危險地區,就無感染風險,研究顯示,三斑家蚊最遠飛行距離可達3公里,體內病毒更可透過產卵傳給下一代,使日本腦炎傳播範圍遠遠超乎想像,幾乎無所不在。

而台灣之所以一直無法根除日本腦炎,與疾病傳播途徑、全球暖化現象、四季濕度皆高於70%的地理環境息息相關!

根據2017年10月刊登於國際環境研究與公共衛生期刊的台灣本土研究指出,溫度和濕度都會影響日本腦炎病毒的傳播。當溫度上升至22度後,每升高一度,日本腦炎感染案例數將增加14.4%;當相對濕度增加至70%~74%,隨後每增加5%濕度,日本腦炎感染案例數將增加9.8%。

紀鑫強調,6、7月為日本腦炎感染的高峰期,流行期會一直延續到10月,應特別注意,而今年,截至6月底,全台已有17起感染病例,為去年同期案例數高2.8倍,也是近6年的新高,高雄林園區甚至爆出群聚感染。

李秉穎表示,目前日本腦炎並沒有抗病毒藥物可治療,只能依照病情給予支持性療法,進而緩解症狀,唯有接種疫苗可有效預防日本腦炎之發生。呼籲成人若未接種日本腦炎疫苗者、疫苗接種史不全、居住地或工作場所接近動物畜舍、病媒蚊孳生地點等高風險地區;或至高流行地區旅遊,及喜愛遊山玩水、騎腳踏車、露營等戶外活動者,建議自費接種日本腦炎疫苗,降低感染風險。

紀鑫進一步說明,但非只要小時候施打過疫苗就終身有效!無論何種類型疫苗的保護力都是有效期的,國內研究顯示,2000至2014年日本腦炎通報案例中有45%的患者曾完整接種四劑日本腦炎疫苗。

根據疾管署研究顯示,多數成年人體內的日本腦炎抗體陽性率會隨著時間逐漸下降,其中以1961~1977年出生之族群為最低,可諮詢醫師預防之道,尋問是否需要補打日本腦炎疫苗,是杜絕日本腦炎發生之最佳做法。 (諮詢專家/台大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 李秉穎、馬偕紀念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紀鑫)

 

日本腦炎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