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蔡容喬/高雄報導】
一名10個月大的女嬰,出生沒多久,粉嫩手臂上冒出一顆鮮紅突起,媽媽不以為意,後來長成一大顆紅色肉瘤,就醫檢查才發現原來是血管瘤。雖然血管瘤可能隨著年紀增長逐漸萎縮,但因長在明顯處,醫師採取分次藥物注射,讓它快速縮小。
阮綜合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劉昭宏表示,血管瘤主要是皮膚血管異常增生或血管擴張,新生兒發生率約為百分之1到2,雖然多屬良性,但因長在頭、臉或手上,容易造成患者外觀上的困擾,尤其上述女嬰的血管瘤直徑達5公分,相當罕見,需定期注射類固醇藥物抑制血管瘤生長,較不會留下疤痕。
劉昭宏說,血管瘤通常在出生時就存在,1歲前更會快速長大,之後就會停止生長,並在7、8歲左右開始萎縮,最後只在原生長處留下凹陷疤痕。不過因血管瘤影響孩子外表,現在許多父母會提早帶小朋友到皮膚科治療。
值得注意的是,血管瘤雖不會造成生命上立即危險,極少數機率會因生長處聚集許多血液,導致凝血功能異常,造成出血不止情形,父母仍須觀察血管瘤生長狀況,若超過3公分,儘速找皮膚科診斷。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