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氣溫突然驟降 23歲女子手腳冰麻查出是寒性體質
天氣變冷,身體也容易冷,一名23歲女子手腳麻木就醫,衛福部豐原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洪良一表示,這名女子平時幾乎沒在運動,也沒有任何疾病史、及抽菸、喝酒不良嗜好,但是近一周來,因為氣溫驟降,她的手腳就出現麻木現象,經神經測試、及運動測試結果都是正常的;他建議對方,可以藉由運動改善,在運動的過程中讓身體的四肢循環變好,天冷的時候,手腳就比較不容易冷。
洪良一表示,女患者主要是患者屬寒性體質,本身的循環比較不好,一變天身體的循環就會惡化,手腳冰冷的現象也變得更明顯,甚至有時還出現手腳麻木感,有的人比較嚴重還會出現頭暈,常常在冬天裡遇到不少這類患者。
洪良一說,這類狀況其實不屬於疾病,建議在冬天、或變天時容易有手腳冰的人,平時要養成運動習慣,因為運動可以讓身體的血液循環變好,四肢就比較不容易變冷。
他提醒還要減少吃生冷食物或冷飲習慣,以喝溫水取代冰冷的飲料或茶,讓身體盡可保持溫暖,出門時穿暖,四肢冰冷情況就可以慢慢改善。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母親節送不只要送禮給媽媽 先懂她的健康關鍵數字
規律進食、按時吃藥、量血糖血壓 慢性病患平安健康過好年
健保大數據/109年全身麻醉執行件數10大院所
健保大數據/麻醉執行特色院所
全身麻醉其實比較安全?醫:半麻有更多不確定性
選擇半身麻醉還是全身麻醉?專科醫教你判斷依據
哪些選項CP值最高?一張表看懂麻醉自費項目費用
麻醉一定要由專科醫師執行嗎?醫曝麻醉2個最危險時刻
有喝酒習慣會不會讓麻醉無效?醫師詳解你最想問的麻醉問題
手腳冰冷睡不著靠喝酒、電熱毯暖身?醫揪NG保暖行為
成人打了新冠疫苗就百毒不侵? 醫師提高風險疾病指南
睡覺放件外套助防心肌梗塞 醫籲防範天冷6疾病風險
你的頭痛是哪種?頭痛位置、症狀、原因一圖看懂
救護車緊急送醫該如何挑選適當醫院?以就近適當為原則
高雄長庚以熱消融治腮腺瘤 免除病患顏面麻痺危險
萬別大意! 一男子連日唉聲嘆氣,竟引發「呼吸性鹼中毒」
瘀青要熱敷還冰敷?醫:4情況速就醫 2招加速恢復
淋雨濕身加這動作恐「又癢又腫」 醫:千萬別做
健保大數據/109年急診案件前10大症狀檢傷分類排名
健保大數據/109年急診人次10大醫院、109年第一級檢傷分類件數10大醫院
健保大數據/急診醫療特色醫院
急診案件前10大症狀排名 腹痛、頭暈、發燒最大宗
解決急診大塞車 健保署長李伯璋:研擬使用者付費
各種檢查不必等 急診好划算?醫提醒:感染風險高
急診沒有比較快!數據顯示醫院愈大等待時間愈久
肝、腎長水泡會變成癌嗎?醫解析囊腫、腫瘤區別
常被靜電電到?當心是你太累!醫師教你緩解方法
休假當沙發馬鈴薯?醫師警告2種人最好要稍微活動
長期頭暈千萬不可輕忽 合併8大症狀可能患重大疾病
想要感冒快快好 試試7方法
猜你喜歡
別讓錯誤姿勢害椎間盤出軌 醫揭7個易引發椎間軟骨突出的日常動作
膽固醇多高才叫超標?醫師揭什麼情況下需要服用降膽固醇藥物
冰箱內的陳年藥材能吃嗎?中醫師教你辨別中藥是否變質,出現「3狀況」不可再食用
為何男性坐著尿可能比站著尿好?泌尿科醫這麼說
猴痘證實恐家戶傳染 美CDC列6措施有效阻絕病毒
耳朵癢別亂挖,小心越挖越癢!醫指常見原因,4招有助改善
失眠睡不著?專家:與其努力睡覺 不如告訴自己「不要睡著」
病毒傳染力很強!醫師詳解猴痘感染途徑、潛伏期及預防方式
女性注意!研究:夜間醒來多次恐與血脂異常有關
運動療法改善膝關節炎 專家教抬腳操強化大腿肌力
猴痘來了!卡介苗、天花疫苗疤痕怎麼分辨?2張圖看懂自己有無保護力
早睡早起才是健康的?醫師曝一件事方為改善睡眠品質關鍵
巴金森治療/長輩悶悶不樂又憂鬱 恐是巴金森病惡化徵兆?專家提醒:觀察細節揪出長者失能危機
胸痛記住這口訣 出現這4狀況需注意是否為急性心肌梗塞
副總統賴清德椎間盤手術一天出院、免穿背架 名醫解析原因
國內驚見首例「猴痘」個案!會人傳人嗎?有哪些症狀?該如何預防?11個QA一次看懂
骨質疏鬆症族群男女有別 醫師曝為何男性發作晚且骨折更易嚴重
工頭1餐吃2便當「瘦10公斤」竟是罹糖尿病 醫曝免上身撇步
加強核心肌群預防下背痛 專家教怎麼練核心才正確
打過牛痘或水痘疫苗能防猴痘嗎? 醫師給答案
骨鬆小心!髖關節骨折死亡風險高
白天常常想睡覺?醫提醒當心可能與三高、心血管疾病有關
腹主動脈瘤破裂致死率逾五成 微創主動脈支架治療復原快
注意!咳嗽合併「11症狀」,最嚴重恐為「1癌症」
腳麻該怎麼改善、預防?醫指2大原因,3種情況盡早檢查!
骨質疏鬆若中斷治療 恐增加骨折風險
睡好覺、養好肝 5大類食物有助創造好眠循環
多吃蔬菜水果就能解除便秘?便秘分4類型,其中一種蔬果吃多反而加重
糖尿病什麼應該吃、什麼不應該?專家教你讓血糖穩定也能吃飽的關鍵
從鞋底磨損看腳部健康!醫指6種情況代表該換鞋了
男頻尿、夜尿留意攝護腺肥大!攝護腺功能?造成攝護腺肥大原因與如何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