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氣周報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元氣周報
【元氣周報/記者蔡育如/報導】
「很多慢性病是不良習慣所造成。」署立新竹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賴和賢說,部分民眾認為慢性病是遺傳所造成,但生活和飲食習慣也可能是遺傳的一種。
「戒除不良生活習慣,應向菸、酒、高熱量食物說掰掰。」賴和賢說,吸菸會加速血管硬化,難怪有些年輕人血管老化。還有年輕人喜歡喝飲料,手搖飲料用的糖非砂糖,是易吸收的果糖,喝了易餓,肥胖就跟著來。
他表示,很多慢性病是累積而成,如發現身體有不適就應立刻就醫,早期發現,治癒率高。
「醫病關係的信任基礎,也是慢性病很大的問題。」賴和賢說,正確的治療需要不斷的溝通與長時間的觀察。民眾常有一個迷思,醫師幾次沒看好,就表示技術不好,不斷換醫師的結果,即沒辦法建立良好的醫病關係,也導致慢性病無法被有效控制。
另外,病人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光吃藥,未維持正常作息、也不運動。比如有些人吃了維他命就繼續熬夜,但疾病的治療如果只有醫師單方面開藥,治療效果可能不到5成,所以疾病治療行為,雙方都有責任。
‧78歲男擁1400萬和三子女 因「老人常見心態」只能吃打折便當孤獨度日
‧65歲未婚男灑千萬退休金享樂 忘了投資「最重要資產」人生一夕變黑白
‧特賣出清蔬果不新鮮?料理家曝「剛好相反」:恢復原價反而要當心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