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糖尿病病患監控血糖,多著重空腹血糖、飯後血糖與糖化血色素(HbA1c)等數值,但高雄長庚兒童遺傳內分泌科主治醫師黃映樺表示,血糖波動的幅度與併發症風險有關,亦不可忽視。她曾於門診發現,有糖友為了費用、方便等考量,透過社群網路或親友赴國外,購買標榜「無創監測」的血糖監測器,也就是不需穿刺皮膚或插入儀器就能獲取身體血糖數據的監測方式。但這些產品多未經台灣醫材許可,甚至有糖友家長幫孩子購買手錶型血糖監測,曾發生數據不準的情況,例如發現孩子血糖已超過200,手錶數值卻顯示為正常,這種血糖控制偏離正軌的情況,相當危險。
黃映樺解釋,未經許可標榜「無創監測」或網路群組中特別便宜的胰島素輸注產品,因未取得台灣醫材許可,準確與安全性無保障,也沒有正規銷售人員或衛教師教導正確使用方法。一旦檢測數值不準確,讓糖友胰島素注射劑量過多或過少,對糖友來說,就像坐雲霄飛車般,忽高忽低,最直接的影響是血糖控制不穩定。
另一種情況是糖友會使用連續血糖監測器,例如糖友有短暫出國需求,需要健行或飲食上較難掌控,希望使用方便的血糖監測方式,達到穩定控制。黃映樺會建議糖友,考量是否採用連續血糖監測器,此方式是透過貼附在皮膚上的感測器,來測量組織間液中的葡萄糖濃度,使用期限約7-14天,好處是患者可省去每天重複扎針,便能看到血糖波動變化。
不過,門診中也曾遇到糖友使用沒有核准的連續血糖監測器,黃映樺說,若發現此狀況,一定會將糖友回診前,抽血進行的空腹血糖、糖化血色素等檢測數值,與沒有核准的血糖監測器所提供的數值比對,提早發現問題,避免影響血糖的控制。
此外,有的血糖監測器會連動胰島素輸注,完整的計算給予胰島素劑量,打的劑量過多或過少均會影響血糖控制,因此,血糖監測與輸注兩者的準確度都很重要,建議都應選擇核准醫材。
黃映樺提醒,不論糖友有何需求,都應主動與醫師討論,使用適合自己的血糖監測方式。她說,民眾平時購買商品或食品時也會再三確認製造商、產地、效期等資訊,那同樣使用在身體上,尤其是攸關血糖控制的醫療器材更應審慎,在合格販售的通路購買,才能具有法規保障,並獲得充分且正確的使用等相關資訊。
【慢病好日子】
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
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
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泡麵液態湯包先放、後放味道有差!日大廠揭密:忠實還原美味
‧65歲退休男存款千萬仍替兒子麵包餐車打工 賺不到2萬也開心
‧68歲夫妻投資600萬女兒家同住 最終「老本和親情」全賠上了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