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白蘿蔔不能和紅蘿蔔一起吃?皮裂、有苦味的蘿蔔能吃嗎?專家解答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聲/ Podcast

🎧|亞運選手運動傷害後遺症處理 醫療長林瀛洲告訴你

杭州亞運中華代表團醫療長、台灣運動醫學學會理事長林瀛洲表示,醫療團隊與選手朝夕相處,自然就培養出好感情。圖/林瀛洲提供
杭州亞運中華代表團醫療長、台灣運動醫學學會理事長林瀛洲表示,醫療團隊與選手朝夕相處,自然就培養出好感情。圖/林瀛洲提供

聽健康

00:00/00:00

台灣運動風氣盛行,但民眾也要預防拉傷、扭傷等運動傷害,而對運動員來說,更需要全面的照護,避免發生運動傷害留下後遺症,影響比賽表現;這次杭州亞運台灣共524位運動選手出戰,其中不少人帶傷上陣,包含體操王子李智凱、柔道男神楊勇緯、跆拳道女將羅嘉翎等人,究竟醫療團隊應要如何協助他們,減少上場受傷機率,治療運動傷害呢?

🎧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

亞運新增項目霹靂舞、電競選手等也需要醫療照護,運動醫療團隊是亞運運動健兒最強力後盾

「近幾年台灣運動選手的表現越來越好,與醫療團隊的付出有很大的關係。」杭州亞運中華代表團醫療長、台灣運動醫學學會理事長林瀛洲指出,現在醫療團隊組成多元,且非烏合之眾,而是陪伴選手已久,使照護有連續性。以此次杭州亞運為例,有8位醫師、34位運動防護員及物理治療師隨隊,事前還有營養師、心理師、護理師參與,彼此互相合作,一起走過世大運、亞運、奧運,提供選手最好的訓練建議。

林瀛洲分享,男子400公尺跨欄選手彭名揚平時都有物理治療師貼身照護,每每賽前也會找他做乾針治療放鬆筋膜,賽後運動防護員、物理治療師協助做疲勞恢復,讓彭名揚屢創佳績,今年成都世大運更飆出破全國紀錄的48秒62。

杭州亞運醫療長、台灣運動醫學學會理事長林瀛洲會為選手做乾針治療,協助筋膜放鬆、疲勞恢復。圖/林瀛洲提供
杭州亞運醫療長、台灣運動醫學學會理事長林瀛洲會為選手做乾針治療,協助筋膜放鬆、疲勞恢復。圖/林瀛洲提供

近幾屆亞運新增過去想像不到的運動項目,像是黑嘉嘉出戰的圍棋等,而醫療團隊自然也不缺席。林瀛洲說明,電競選手的運動傷害有如上班族,久坐少動、手指和手重複高強度的運動,造成頸肩腰腿的勞損及肌腱炎等,霹靂舞選手則常做手撐地、「脊椎炸地板」等極限動作,讓手臂、胸肌承受巨大壓力,所以醫療團隊會給予姿勢、肌群訓練或其他相對應的建議。

運動員場上比賽孤注一擲,傷勢再重仍尊重選手意願

「站在醫生的角度,我們以避免留下後遺症為原則,但有時也須為選手設身處地。」林瀛洲感嘆,運動選手的黃金期短暫,大多只到30餘歲,之後表現易隨著體力衰退而走下坡,因此每場比賽堪稱孤注一擲,受傷仍選擇奮戰到底,此時醫療團隊縱使心疼,也會尊重選手的意願。

例如上屆雅加達-巨港亞運中,有位運動項目牽涉抱、摔等激烈動作的選手,其實賽前就出現頸椎嚴重壓迫的情況,練習時會手麻、沒力,大家都時刻擔心癱瘓,不過在選手堅持下,運動防護員、醫師只能全力幫助他,雖然最終止步於銅牌,「但醫療團隊都抱在一起,開心比賽能安全結束。」

台灣運動醫學學會理事長林瀛洲是此次杭州亞運中華代表團醫療長,有著協助運動員的豐富經驗。圖/林瀛洲提供
台灣運動醫學學會理事長林瀛洲是此次杭州亞運中華代表團醫療長,有著協助運動員的豐富經驗。圖/林瀛洲提供

林瀛洲與選手情同家人暢談退休、揪團運動,只因「看到選手們最脆弱的一面」

當運動員的黃金期一過,就得考慮退休的殘酷事實,「尤其因傷退役的選手更加徬徨無助,需要時間思考將來。」林瀛洲表示,選手詢問他們的意見前,其實早已預想好未來規劃,多數人改任教練,也有國手轉往演藝圈發展;他還透露,預告明年底巴黎奧運後退休的戴資穎,可能專注自有品牌,累積不同人生歷練,不見得會擔任教練,因為打球真的「打太久了」。

已跟運動員建立如家人般的感情,林瀛洲平常也會跟選手相約運動,「我跟王子維打羽球時,11球得讓我9球,而且不可以殺球,不然要怎麼打?」林瀛洲哈哈大笑地說,這樣的好感情,歸功於醫療團隊跟隨選手四處征戰,「看到他們最脆弱的一面。」

長庚運動醫學照護計畫向下扎根,栽培頂尖選手

運動員若有醫療團隊支持如虎添翼,因此體育署推出黃金計畫,挑選具奪牌潛力的菁英選手重點栽培,實施專業個人化訓練,但長庚運動醫學照護計畫更向下扎根,透過遍佈全台的長庚醫院團隊,定期訪視不同學校,將整合照護的觸角伸向國、高中,希望儘早灌輸預防運動傷害的觀念。

「運動傷害是運動員最大的敵人,譬如棒球好手大谷翔平,他現在受傷後,別說二刀流,連零刀流也沒了。」林瀛洲表示,為了使運動員長遠發展,他們也會與教練溝通,適度讓運動員休息,「這些人可能是下一個戴資穎、李智凱,若是受傷了,所有的訓練成果就沒了。」

元氣醫聲Podcast錄製,台灣運動醫學學會理事長林瀛洲。記者黃義書/攝影
元氣醫聲Podcast錄製,台灣運動醫學學會理事長林瀛洲。記者黃義書/攝影

林瀛洲小檔案

現職:

台灣運動醫學學會理事長

桃園長庚體適能中心主任

長庚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

學歷: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學院體育學系博士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士

經歷:

2020奧運中華代表團隊醫療長

2007年曼谷世大運中華代表團隊醫

2006年亞洲杯跆拳錦標賽中華代表團隊醫

Podcast工作人員

聯合報健康事業部

製作人:韋麗文

主持人:蔡怡真、周佩怡

音訊剪輯:黃琬淑

腳本撰寫:周佩怡、蔡怡真

音訊錄製:蔡嘉哲

特別感謝:台灣運動醫學學會

運動傷害 照護 物理治療 退休 運動醫學 預防運動 復健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