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父母都會盼望見到兒女成家立業,日本一對六旬夫婦聽到兒子突然宣布結婚、即將搬出去後,才驚覺自己的人生財務規劃其實高度依賴兒子的援助,成婚的喜訊對他們而言反而變成隱憂。
日媒報導,66歲的A先生一年前退休,目前無業,61歲的妻子B太太是家庭主婦。兩人住在東京都內的自有獨棟住宅,房貸已還清,與41歲的獨生子C同住。
在大商社任職的C認為住家裡比租房更有效率,而且反正遲早會搬出去,因此與父母同住將近10年。他每月會固定給父母5萬日圓(約新台幣1萬元)作為房租補貼。休假時,他也會開車載母親採購,並替母親支付費用。
某天,C向父母報上要結婚的喜訊,從未耳聞兒子有伴的AB夫妻感到非常訝異;身為父母看到孩子成家當然高興,但也難以完全歡喜,因為他們心裡有個與本身利益相關的自私理由。
事實上,AB夫妻習慣性地以為兒子會照顧他們的老後。因此一聽到兒子即將離家,他們開始擔心:「沒有兒子的援助,我們的生活還能撐得下去嗎?」不安甚至勝過喜悅。
把子女援助納入資金計畫的危險
AB夫妻原本的規劃是:A自65歲起可領年金每月約19萬日圓(約3萬8千新台幣);等夫妻到70歲後,合計每月約25萬日圓(約5萬新台幣)。
但夫婦因認為「有兒子就沒問題」,於是把A的年金延後到70歲才開始領取。照此安排,A滿70歲後,夫妻合計每月可領約28萬日圓(約5萬6千新台幣)的年金。
因此過去即使偶爾需要動用儲蓄,他們也不太放在心上,認為未來仍有年金和兒子補助可用。但隨著C將搬離,夫妻二人開始憂心家計可能會出現破口。
避開老後破產 重新規劃晚年財務
意識到對兒子的金錢依賴後,AB夫妻開始認真檢視家計。
首先,他們決定出售幾乎不再開的自用車。接著開始檢討、縮減固定支出:解約過多的保險、取消使用頻率低的訂閱服務、調降手機費率等。
此外,他們也決定不再繼續延後A的年金,改為全額領取。再加上夫妻目前有儲蓄1500萬日圓(約300萬新台幣),只要有計畫地動用,已能確保以每月20萬〜23萬日圓(約4萬〜4萬6千新台幣)的支出水準維持生活開支。
AB夫妻表示,將來若有孫子出生,也希望能給零用錢,因此會重新設定儲蓄目標並努力存錢。在金錢的不安解除後,他們終於能真心為兒子的婚事感到高興和獻上祝福。
過度依賴子女 最壞可能「親子一起破產」
這對夫妻在不自覺中習慣依賴兒子,退休後也沒有及時檢討開銷。幸好他們仍有一定的年金與儲蓄,最終得以避開危機;但若老後收入本就不足,長期仰賴子女援助,極可能導致「父母破產,子女亦被拖垮」的最壞局面。
當家計吃緊時,必須儘早採取措施:增加收入或減少支出,並盡可能避免成為子女的負擔。這是避免家庭一起陷入財務崩潰的必要步驟。
‧單身男和父母同住「40歲存到800萬」外甥一句話讓他懷疑人生
‧82歲女醫靠一碗無鹽蔬菜湯「不吃藥降血壓」要領是把湯當藥喝
‧冬天窗戶滿滿水氣擦不完?塗上一層常見家用品 逾1個月不結露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