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聲/ 醫聲要聞

擔心錯失長高黃金治療期? 醫:遇到「這狀況」應速就醫檢查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醫學研究部主任暨兒童遺傳內分泌科主治醫師蔡輔仁,如果察覺孩子出現生長速率一年小於4公分,盡早找專業醫師諮詢,如要接受生長激素治療,應該趁早開始。記者黃仲裕/攝影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醫學研究部主任暨兒童遺傳內分泌科主治醫師蔡輔仁,如果察覺孩子出現生長速率一年小於4公分,盡早找專業醫師諮詢,如要接受生長激素治療,應該趁早開始。記者黃仲裕/攝影

聽健康

00:00/00:00

台灣一位在拳擊賽場名次優異的選手,幼時確診生長激素缺乏症,個頭小,身高也是同齡人的第3百分位,經過生長激素藥物及生活方式調整後身高上升至第50百分位,讓他有足夠的身高及臂展能征戰各大賽事。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醫學研究部主任暨兒童遺傳內分泌科主治醫師蔡輔仁指出,及早察覺孩子是否有生長的問題、及時介入,越有可能恢復應有的生長曲線,不要等到生長板趨近閉合才急著治療,成果有限。

「通常男生骨齡16歲、女生14歲,生長板就會閉合難再長高,且生長曲線會隨年紀增長漸趨平緩。因此家長如果察覺孩子出現生長速率一年小於4公分、男生9歲前、女生8歲前短時間快速長高,或已經出現第二性徵如乳房或睪丸發育、長陰毛腋毛、月經來潮、變聲等性早熟的跡象,就應盡快檢查。」蔡輔仁也提醒,男生不像女生可從胸部等外型,明顯得知性徵發育情形,家長要特別注意是否有性早熟的徵兆。

除了性早熟,生長激素更是影響成長最重要的因子,生長激素為腦垂腺製造與分泌的一種激素,主要作用在刺激生長與細胞再生。影響生長激素分泌的因素眾多,例如晚睡、營養不均、運動少等不良生活習慣,或患有生長激素缺乏症、透納氏症候群等疾病,皆會導致身高矮小。

蔡輔仁說明接受生長激素治療,平均三年每年約長高7公分,以第一年效果最佳,有人甚至可長高8到10公分,也強調身高並非唯一健康指標,切勿過度追求。本報資料照片
蔡輔仁說明接受生長激素治療,平均三年每年約長高7公分,以第一年效果最佳,有人甚至可長高8到10公分,也強調身高並非唯一健康指標,切勿過度追求。本報資料照片

因此在經過檢查及醫師評估,若有必要,可施打生長激素幫助成長。生長激素藥物分為每天睡前注射及每週注射,蔡輔仁說明,一天裡生長激素有數個分泌高峰期,以晚上10點後最活躍,建議孩童10點睡前施打,較符合生理機制;若孩童極度害怕打針,則可選擇每週施打。他也提醒,生長激素會影響血糖、類胰島素生長激素(IGF-1),故孩童需定期抽血檢查。

根據研究,擁有早睡、營養均衡、常運動等良好生活習慣者,再接受生長激素治療且延後青春期,平均三年每年約長高7公分,以第一年效果最佳,有人甚至可長高8到10公分。「越早進行生長激素治療,越可能恢復應有的生長曲線,且因體重輕,所需自費的藥物劑量較少。」但蔡輔仁仍強調,「除非受特殊疾病影響,醫師會視孩童可能的成長空間,決定是否給予治療,以免家長砸大錢卻效果不佳,或因負擔不起而內疚。且身高並非唯一健康指標,當生長曲線回歸正常,便可停藥,切勿過度追求。」

生長激素缺乏症診斷標準:

1.生長激素值小於10ng/mL

2.生長速率一年小於4公分且身高落在兒童生長曲線圖第3百分位以下

3.骨齡與實際年齡相差正負2歲內或相差20%

生長激素 身高 孩童 長高 治療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