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隔離怎麼伴?/確診者必須收到「解除隔離通知書」才能外出,還是滿七天就自行解隔?
Q:確診者必須收到「解除隔離通知書」,才能外出嗎?還是滿七天之後,第八天就能自行外出,不用拿到解隔通知書?
A:依照指揮中心規定,5月8日起確診者適用新制「7+7」,輕症、無症狀確診者只需居家照護七天,另七天自主健康管理,只要距離PCR採檢日滿七天,無需採檢或是快篩,即可解除隔離,直接自主健康管理,過程中不會收到「解除隔離通知書」。
染疫人數暴增,目前已無「解除隔離通知書」,不管是接到醫院通知,或健康存摺顯示陽性確診,從當天起就需居家照護,不得外出,期間可能接到衛生局或區公所人員的關懷電話,告知居家隔離的期限。
一般來說,確診者會先收到「電子隔離通知書」簡訊,輸入身分證字號後六碼時,就會看到「嚴格特殊傳染肺炎指定處所隔離通知書及提審權利告知」,清楚告知居家隔離從哪一天算起,哪一天結束,以及期間應遵守事項。
另有一頁由當地衛生局所填發的隔離通知書,上面記載「開始隔離日」、「取消隔離日」及「隔離地址」。
但因確診人數遽增,行政人力不足,不管是確診者或接觸者的居隔單大塞車,許多人都是在「取消隔離日」之後,才收到「電子隔離通知書」簡訊。
因為中央「法定傳染病系統」及「Trace」系統漏洞,以致民眾太晚收到居隔單,甚至收不到居隔單。或是確診者的資料輸入不完整,以致兩大系統無法自動觸發,平均約三成未能觸發成功。
5月17日起,自主回報疫調系統已新增選項,民眾若不小心勾選錯誤,需在24小時內回到原網址填入正確資料,送出後即可完成修改,但只能重新編輯一次。採檢PCR的民眾一定要填寫正確手機號碼,避免收不到陽性通知,延誤「電子隔離通知書」寄送。
諮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推薦閱讀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到底該不該吃藥?確診者服新冠抗病毒藥最擔心的幾個問題
確診者圖文日記/我以為我可以隨時接受闔眼 確診後才明白「生命是個變數」
QA/清冠一號導致腹瀉?搭紅糖薑粉改善
QA/清冠一號 哪些人可吃?標準療程吃幾天?
居隔怎麼伴?/染疫兒童可服用清冠一號嗎?打疫苗前能不能喝防疫茶舒緩副作用?
討論度高卻容易被忽視的Omicron症狀 醫師告訴你出現嘔吐狀況該怎麼辦及緩解方法
輕症確診「喉嚨痛」討論度最高!8大緩解良方,多喝水最重要
居家隔離怎麼伴?/孩子染疫發燒、發抖怎麼辦?醫師提醒:退燒後觀察二症狀指標
就算輕症也會有後遺症?Omicron確診者真實體驗,同時告訴你如何處理後遺症!
手把手實戰經驗分享!居家照護確診患者如何取得新冠口服藥Paxlovid、清冠一號流程一次看
確診哪裡可買到清冠一號?QA詳解如何申請公費的清冠一號及公費和自費有何差別
居隔怎麼伴?/電子居隔單、健保快易通檢測 可作請假證明
醫藥記者確診日記/從快篩陽性到醫院PCR確診、視訊看診的漫漫長路!政府應變力不足讓民眾心累
居隔怎麼伴?/幼童高燒、嘔吐、腹瀉 早期徵象 及早就醫
「感覺自己被放生…」確診後感受惡夢的開始!確診者忠告:染疫前你該做的3大準備
飼主確診了毛小孩怎麼辦?我會將新冠病毒傳給貓狗嗎?美國CDC給寵物家庭的5個防疫建議
確診心情只有確診的人才懂 居隔日記讓你同理確診者的徬徨
居隔怎麼伴?/當媽媽也確診時…網友急問:怎麼幫1歲嬰快篩?什麼情況該馬上送醫院?
居隔怎麼伴?/如何知道自己有無確診,沒有收到簡訊或電話通知該怎麼辦?
確診怎麼辦?五千人居隔經驗幫你沙盤推演,必要準備一次看
居隔怎麼伴?/確診日究竟以哪一天為準?是發病當天還是採檢日?
QA/確診了居隔了,保險怎麼理賠?五千位過來人實戰教學,告訴你防疫險怎麼申請最快又最多
最難忍受的不適!三千位確診居隔過來人告訴你Omicron「魔王級症狀」及緩解方法
猜你喜歡
8歲女童接種BNT第二劑 三天後昏倒家中搶救不治
快篩陰等同康復?清冠一號要吃多久?醫親揭「解隔後」必知3大QA
當醫師確診時/連吞口水都痛,傅雲慶靠這些克服喉嚨痛!面對Omicron「戒慎但不用恐懼」
本土+3.8萬例 羅一鈞:未來單日確診應都維持3萬多例
今本土+2.8萬 單日確診人數創近兩個月來新低
有症狀卻快篩陰?專家示警:出現2症狀就別忍 尤其是年輕族群
當醫師確診時/確診當天竟不是臥床休息 婦癌權威賴鴻政染疫仍做一事避免肺部積痰
確診後咳嗽、易喘多久才會好?醫解答新冠後遺症康復所需天數
整理包/MIS-A、MIS-C是什麼?常見症狀、好發年齡 5大QA一次懂
確診請特休不能申請補償?疫苗險只針對不良作用給付?統整容易忽略漏領的防疫補償金
染疫3個月內不能打疫苗? 專家:打了浪費
當醫師確診時/「Omicron比想像中強!」胸腔科醫師李國賢染疫:喉嚨乾最痛苦,孤獨感最揪心
本土+3萬5699 境外+101 台中、新北5千多例位居一二
當醫師確診時/絕大部分確診病人是輕症 風濕免疫科醫師翁國益提醒2類人應積極就醫
看過來!7月1日起 哪「8類族群」可打第4劑?
家用快篩T線呈微弱紅線是確診? 感染科醫師曝這關鍵
確診者居家隔離垃圾怎處理?密封消毒靜置3步驟不可少
MIS-C兒童重症一口氣增8例 7個月大嬰兒創年紀最小紀錄
中重症221、121死 18歲少女未打疫苗 肺炎併呼吸衰竭亡
公布「重複感染」定義 染疫1-3個月症狀惡化者即算、1個月內則不列入
台灣每百萬人染疫死亡數再攀升? 莊人祥:確實有可能
增369例中重症個案134死 11歲女童重症、MIS-C已出院
當醫師確診時/病人休克沒床被迫躺地上CPR!急診醫吳紋綾:因染疫更能同理確診者說不出的痛
女性患長新冠機率比男性高 研究揭男女性較易出現哪些症狀
當醫師確診時/從未在外聚餐、高規格防疫仍快篩陽性!感染科醫師施長慶:千算萬算不如一次家中聚餐
Omicron確診過、打完3劑仍可能「二次感染」! 專家揭「重複感染症狀嚴重度」
0至9歲染疫孩童致死率下降 羅一鈞曝主要關鍵因素
後疫情與病毒共存/營養師教「飲食+保健法」緩解確診4大症狀,加速痊癒、減少後遺症!
南投老婦外出取藥 健保卡一插竟是「確診居隔期」開罰20萬元
中藥藥效較溫和?藥師:清冠一號有副作用 最好由醫師開立
BA.4、BA.5已入社區? 羅一鈞:不敢說沒有、但還不會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