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光醫院行政副院長洪子仁今天出席國家衛生研究院與聯合報健康事業部主辦的「2020癌症高峰論壇-無畏 癌症教會我的事」,並以「預防醫學健康檢查新趨勢」為題發表演說,他以Covid-19疫情切入,強調健檢目的是為了預防疾病,施打疫苗則是為預防染疫,兩者都是為了預防,且防疫跟防癌同樣重要。
洪子仁說,今年這波疫情與去年5月的首波本土疫情並不相同,因為去年的病毒株會侵犯下呼吸道引發重症,且民眾多半沒接種Covid-19疫苗,但這波是Omicron變異株,雖傳播力強,但症狀較為輕微,接種疫苗可以避免重症、避免台灣醫療量能遭突破、避免走上香港醫療崩盤的慘況。「65歲以上、連一劑疫苗都沒打的,會首當其衝,呼籲盡快接種疫苗」。
洪子仁接著從疫情拉入健檢主題,強調健檢的目的在於早期發現,在還沒出現不舒服症狀時,就先找出身體問題,而隨著平均餘命增加,2020年女性平均餘命已達84.7歲、男性78.1歲,活得好、老得慢、有生活品質都是重點,健檢可以提供幫助。
目前台灣健檢可分成公費與自費兩大類,公費部分為國健署補助的四癌篩檢,包含乳癌:乳房X光攝影檢查、子宮頸癌:抹片檢查、大腸癌:糞便潛血檢查及口腔癌:口腔黏膜檢查,未來還可能納入第五癌:肺癌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篩檢,國健署正在研議讓某些年齡或特定高危險群接受肺癌篩檢。
不過,洪子仁說,大腸癌公費僅提供45歲以上的民眾,應放寬到40歲為佳。而乳癌發生率為每10萬人70.7人,遠高於大腸癌44.7人,台灣婦女乳癌篩檢率卻不到四成,若要降低死亡率,篩檢率須達五到六成,歐美乳癌患者確診時大都在第一期以下,台灣女性發現有乳癌時多屬第二、三期,顯示台灣女性對乳癌風險意識普遍不足。
而在自費健檢部分,洪子仁說,要依照自己年齡、性別、家族史和預算去做規畫,不是貴就好,醫師能否詳盡解說也很重要;醫學中心的健檢優勢在於擁有完整的醫療團隊和精良的儀器,民眾可看是否有取得醫策會品質認證來挑選。
台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癌症防治中心主任林宗哲也表示,在醫學中心健檢的好處是,若檢查有異常,後續的診斷、治療、追蹤都可以在同一家醫院完成。
洪子仁也列舉名人染疾,呼籲健檢的重要性,例如鳳飛飛、陶大偉和前副總統陳建仁都罹患肺癌,李國修、余苑綺、楊烈、豬哥亮則是大腸癌,前立委蔡同榮死於急性心肌梗塞。
洪子仁說,其實透過LDCT即可早期偵測肺癌、腦血管MRI則可發現腦部血管異常、CT可了解心血管鈣化程度。該院的正子掃描檢查從2001年引進,到今年3月為止,健檢人數共43865人,已揪出493人罹癌,篩檢率達1.1%。LDCT從2007年6月到2021年12月共健檢41774人,檢出414人罹患肺癌,因為都是早期發現,腫瘤還在1公分以下,因此治療效果都不錯。
洪子仁呼籲,民眾不要因為疫情而耽誤病情,防疫也要防癌,多動一分鐘可以多活兩分鐘,健檢套餐需依照自己的狀況挑選,不必擔心健檢會有輻射暴露風險,因為健檢接受的輻射量,遠比之後治療所使用的輻射量低很多,因此50歲以上有家族史者,每三年進行一次全身性影像檢查是合理的。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