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在病情惡化前,醫師就能夠得到預警,有機會挽救更多急重症病人的生命。這在過去幾乎是天方夜譚,但現在已是全球快速發展大數據與智慧醫療的現況。台大醫院也跟上這個趨勢,今與廣達電腦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人才技術合作,與國際重要資料庫結合,成為未來醫療強大的後盾。
廣達電腦董事長林百里表示,台大團隊是最強大的有最好的醫學院和醫師,過去兩年來廣達與醫學和科學兩大科學的合作,用廣達的技術去促成更多很好的科學發現和成果。現在延續過去兩年的合作,希望未來擴及更廣的面向,未來的幾年會有更美好的研究成果。
台大醫院麻醉部主治醫師葉育彰表示,台大醫院2017至2018年和紐澳加護醫學會接觸,其資料庫有30年歷史、250萬筆資料。以澳洲為例,其政府支援下,其資料具有可比較性,提供當地醫療品質管理的重要指標,包括常見疾病的嚴重度、死亡率、住院天數等。
葉育彰表示,台灣是第15個加入紐澳資料庫的國家,目前台大醫院每年有7000多筆重症加護資料,包括腦中風、心肌梗塞、腫瘤癌症等,經過一年多已建置一萬多筆資料。現在有15家醫院將採取與紐澳同樣的資料格式開始擴大建置資料庫。這15家院所包括台大醫院、台大新竹分院、台大雲林分院、部立雙和醫院、長庚醫療體系、萬芳醫院、亞東醫院、北醫、馬偕醫院、烏日林新醫院、中榮、中山附醫、高榮、高醫、奇美醫院。
葉育彰表示,在廣達資訊人才及技術的協助下,台大醫院也將有能力提取並運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第三代、第四代資料庫(MIMIC)六萬筆珍貴數據。葉育彰說,MIMIC資料庫已經走到臨床應用階段,將人工智慧深度學習產生的判讀,以友善臨床人員的方式建置在醫療系統中,這也是台大醫院發展智慧醫療的重要目標。
葉育彰表示,加護病房有24小時持續不斷的病人生命徵象數據更新,可以每隔幾小時就會整最新的醫療處置建議給醫師。例如幫助醫師可以在病人血壓掉之前30分鐘、病人腎功能出現危機之前八小時,就提前示警。智慧醫療也能提醒醫師,或許再做什麼檢查就能更確定診斷;繼續用利尿劑或開始洗腎的勝算比各是多少;這個病人可能要住院多久、存活率如何等。目的是讓醫師判斷下一步處置時,有更完整精確的資訊可參考。
MIMIC資料庫已經發展到第四代,台灣追得上嗎?葉育彰表示,MIMIC六萬筆病人資料當中只有900個亞洲人,台灣若發展起來,亞洲人資料很快就會超越MIMIC,這有助全世界的醫學大數據庫具備更完整的內涵。在未來,智慧醫療將是輔助醫病溝通的重要參考、醫療品質提升的關鍵依據,也可望發展跨國外遠距醫療,讓世界各國的醫療人員成為彼此即時的團隊。
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暨小兒部主治醫師胡務亮表示,人體的大數據就在基因之中,23染色體,兩萬個基因,30億個鹼基對。遺傳疾病診斷需要大量的電腦運算能力,因為做全基因體定序的資料,一個人的檔案就是200G,如果只做外顯子也要15G,要能隨時運算和存取,電腦永遠不夠用。
胡務亮說,廣達電腦有強大的高密度儲存伺服器,台大醫院有專業團隊可做臨床判讀,目標是結合硬體和軟體,建立符合基因運算的系統,是基因醫學發展趨勢的必備基礎。
台大醫院院長陳石池表示,台大與廣達還有很多合作計畫,在廣達強大的支援下,可望提升台灣醫療品質。台大醫院智慧醫療中心副主任李建璋表示,今年底的台灣科技展,台大醫院的主題就是智慧醫療,將呈現臨床應用成果。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