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統計,全台約有240萬名糖尿病患者,共病如心血管疾病、腎病變、視網膜病變等,也影響病人甚深,是健保第二大支出疾病,每年近萬人死亡,是國人10大死因之一。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董事長兼執行長蔡世澤指出,美國國家臨床照護委員會(National Clinical Care Commision, NCCC)認為糖尿病不僅是健康問題,更是社會議題。
NCCC籲多元食物、徵糖稅、哺乳假
NCCC在今年一月發佈的報告中表示,糖尿病需政府多元整合,才能降低民眾罹患風險。其中建議,農業部應資助健康食物栽種,用於學校營養午餐,增添飲食多樣性,或鼓勵多喝水;糖税也被提及,呼籲於含糖飲料瓶身附上警語,並提高消費稅;勞動部則應提供婦女高達三個月的帶薪產假,鼓勵其餵養嬰兒母乳,降低母親罹患妊娠糖尿病、兒童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
針對準糖尿病患們,委員會提到,糖尿病藥物二甲雙胍是預防惡化的重點,應納入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審查並批准,同時輔以其他預防計畫,防止糖尿病前期惡化至下一階段。
委員會也指出,患者保護與平價醫療法案保障的範圍僅限於一般預防,對於確診糖友沒有太多照護,所以委員會提議,為了避免引起併發症及阻止殘疾程度惡化,法案應免費提供預防措施,包含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連續血糖監測系統,甚至是防範糖尿病失明的視網膜散瞳檢查。
保心護腎防共病 蔡世澤盼放寬新型糖尿病藥物健保給付
依照國內中央健保署的數據,糖尿病每年花費健保超過300億元,再加上高比例糖友衍生的心腎共病,慢性腎臟病的醫藥支出更為驚人。蔡世澤說,台灣糖尿病政策應參考NCCC的建議,尤其是治療和預防共病的部分。他說,糖尿病共病病患中,近半肇因於糖尿病控制不佳,顯示控制血糖的重要性,不僅可以減少共病的發生,也能減輕病患與健保的負擔。
此外,肥胖是造成糖尿病的重要因素,蔡世澤表示,病友都知道運動、減肥的重要性,然而生活上卻很難持續落實,若搭配降糖兼具器官保護效益的新型藥物,抑制食慾、減重、穩定血糖,即可降低14%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21%腎病變發生及12%死亡率,達到保心護腎的效果。
目前該藥物健保給付要求糖友的糖化血色素須長達六個月維持8.5%以上,或已發生重大心血管疾病,但蔡世澤說,多數醫師「不會讓病人泡在糖裡面那麼久」。他呼籲,降低給付標準,再搭配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和支持,不單有益糖友,第三年起將會大幅減少共病所需的健保支出,是個長久之計。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