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若長期血糖控制不佳,容易引發全身器官病變,甚至失智,但糖尿病患只控制血糖是不夠的。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暨中山醫學大學校長黃建寧指出,糖尿病治療觀念轉變,強調「控糖與保護器官合而為一」,目前國際及國內治療指引皆認為糖化血色素超過七點五就應考慮進階治療,加入保護器官的觀念,減少心血管、洗腎的併發症。
根據最新美國糖尿病學會治療指引,治療糖尿病患時,心臟、腎臟、共病都需要納入考量,先評估患者是不是有動脈硬化和慢性腎病變,或心臟衰竭。也就是說,糖尿病的治療方向,已開始以減少併發症為目的。
黃建寧指出,現在的糖尿病藥物有多種不同作用機轉,包括減少心血管疾病及腎病變的藥物,在用藥選擇時,應優先使用,治療可盡快跟國際接軌,降低併發症威脅及減少共病的醫療負擔,有些健保給付用藥門檻較高,希望可以放寬給付。
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執行長蔡世澤也呼籲,降血糖藥和器官保護新藥輩出,但治療團隊、病人參與,尤其病人生活型態改變更是重要,糖尿病患應該注意七大面向,做好健康飲食、規律運動、運用監測、規律用藥、解決問題、心理調適、防範風險等。此外,落實醫護團隊聯合運作、促進病友賦能和積極參與、執行醫病共享決策,也是管理和治療糖尿病的共同基石。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