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覺失調/常聽到嘰嘰聲好像漏電,是幻聽還是耳鳴? 醫師教你如何分辨
在耳鳴門診中,常會聽見患者問道:「我的耳鳴已經很久了,很像蟬在叫,會是幻聽嗎?」、「我一直聽見嘰嘰聲,很像在漏電,是幻聽還是耳鳴?」所謂耳鳴和幻聽,都是人體聽到不屬於外界環境的聲響,該如何分辨?
外耳、中耳 聽覺接收系統
外耳和中耳負責收集及放大聲波,稱為「聽覺接收系統」。內耳耳蝸把聲波轉換成神經電波,經由聽神經傳到同側耳蝸神經核,接著在腦幹內發出聽覺神經路徑,向上延伸進入大腦,並不斷地交叉到對側,發揮抑制性調控功能,過濾掉雜亂或較不重要的電波訊息,稱為「聽覺傳遞過濾系統」。聽覺皮質位於大腦兩側顳葉,負責整合並解讀傳遞上來的電波訊息,產生聽覺,並跟儲存於大腦頂葉內的記憶聯結,使我們知道其中涵義,衍生思想或語言,稱為「聽覺解讀系統」。
耳鳴會聽到沙沙、嗡嗡聲
若聽覺接收系統發生狀況,例如耳垢阻塞、外耳炎或中耳炎,耳蝸接收不到環境中原有的基礎音量,聽覺傳遞過濾系統會自動啟動代償機制,聽毛細胞加強擺動,聽神經加強傳導,耳蝸神經核加強放電,腦幹聽覺路徑減少抑制效應,設法去強化已減弱的聽覺訊息,患者就會聽到雜亂無章、沒有特定頻率的「沙、沙」或「嗡、嗡」聲。
若聽覺傳遞過濾系統本身發生了狀況,例如噪音傷害、聽神經退化或腦幹中風,造成某個音頻的聽力缺損,剩下健康的器官代償性地加強做工,並減少抑制效應,患者反而會聽到特定音頻的聲音,大多是高頻的「嘰、嘰」聲,很像鐵窗在磨擦,少部分是低頻的「嗯、嗯」聲,很像是馬達在運轉或汽車在怠速;最特殊的,莫過於跟心跳同步、搏動性的「咚、咚」聲,或很像血液在噴的「咻、咻」聲,其實都是該系統沒有把原本屬於人體內正常的聲響給過濾掉,甚至把它放大,稱為「體內聽覺症」。
多數耳鳴 都可找到病因
幻聽乃聽覺解讀系統出現了狀況,例如大腦萎縮(失智症或思覺失調症)、癲癇發作、中風或腫瘤壓迫,誤生有定義的聽覺,例如鈴噹聲、鐘聲、貓狗叫聲或言語交談聲。
人體不會無緣無故聽見不存在於環境中的聲響,一定是身體某種病理變化影響到聽覺系統。
隨著檢查儀器及技術的進步,大多數耳鳴均可以找到病因,只有在無法找到病因,疾病無法獲得治療前,患者持續焦慮,把生活壓力及過去負面經驗投射在耳鳴,大腦解讀系統也跟著加入代償行列,進而放大與扭曲耳鳴,成為「腦鳴」,使病症更加地複雜。
旁人感受不到、極主觀症狀
耳鳴和幻聽都是旁人感受不到、極度主觀的症狀,但兩者來源不同,有時被誤認「腦波控制」或「電波攻擊」,建議患者宜盡早就醫,早期找到病因並治療,才能減輕痛苦。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糖尿病整合照護/2025年 拚涵蓋率6成以上
糖尿病整合照護/病患年增16萬 逼近新生兒
糖尿病整合照護/糖化血色素超過7.5 須進階治療
糖尿病整合照護/成人健檢揪代謝症候群 落實減重
糖尿病/專家:控糖指引 中央各做各的
糖尿病/糖尿病婦人傷口難癒合 負壓治療改善健保有條件給付
糖尿病/糖尿病史27年病況控制佳 醫師公布胰島素3大進步、迷思
無菸世界/電子煙油無尼古丁恐仍致癌 菸防法草案由行政院審查中
無菸世界/禁電子煙放加熱煙是打假球?陳時中:全禁不符規範
無菸世界/增肺癌存活率:專家疾呼,成立國家級肺癌辦公室
無菸世界/國內10個抽菸小孩4個哈加味菸 女學生使用率高於男學生
無菸世界/加熱菸結合電子菸無法管?衛福部:將全面禁售
腎臟病/愛護腎臟 從謹「腎」用藥開始!
腎臟病/新一代國病近半數都是糖尿病引起! 怕吃藥下場最慘,腎臟內科醫師揭5大症狀
無菸世界/消基會抽驗電子煙油 逾5成含尼古丁且未標示
無菸世界/限制菸品業者顯名贊助活動 大法官認合憲
腎臟病/領先全球!台大醫找出斬斷急性腎損傷變慢性腎臟病解藥
腎臟病/糖尿病服藥控制 可減少腎臟病
腎臟病/10大燒錢疾病慢性腎病奪冠! 遠離洗腎,營養師提5警告
思覺失調/首台國產腦部MRI 解析度大躍進
腎臟病/花了533億元!去年健保9大最燒錢疾病 慢性腎病奪冠
無菸世界/台菸盒警示圖今起改更寫實 但面積小民團盼改進
無菸世界/吸菸影響視力 「吸菸失明」菸盒新警示7月上路
無菸世界/吸菸者罹「肺阻塞」風險高出6.3倍.嚴重恐致死 10方法助治療
無菸世界/類菸品定義不明恐成法律漏空 董氏:連電子煙也禁不了
思覺失調/台灣思覺失調盛行率低 衛福部:一定有小部分醫療黑數
思覺失調/個管與社區銜接資源不足 精神病人復歸路仍艱辛
思覺失調/精神病強制治療法源模糊、案量低 醫盼修法取消審查會
思覺失調/國際醫療照護論壇在台舉行 副總統陳建仁分享我國成績
糖尿病/棕色脂肪研究 可望治療糖尿病
猜你喜歡
《Nature》:兒童「長新冠」盛行率超過25% 出現這些症狀須注意
投票/LDCT肺癌篩檢今起納入「5癌篩」2族群及早預防
兒童長新冠1/不想上課竟是「長新冠」徵兆?這些症狀持續4週應就診
兒童長新冠2/孩童腦霧怎麼辦?補充維他命B、C、D抗發炎
為視訊診療把脈1/誰來協助遠距醫療最後一哩路
為視訊診療把脈6/快樂缺氧不自知 醫花20分鐘苦勸救命
為視訊診療把脈2/視訊為何難用?專家分析三大原因
為視訊診療把脈5/偏鄉遠距科別少 得克服數位心理障礙
為視訊診療把脈4/衛福部次長石崇良:年底前修法
2022高齡論壇/20專家 教你安頓身心面對老後生活
樂齡幸福學5/孤獨與孤立襲來 銀髮族準備好了?
2022高齡論壇/高齡心理健康專家解惑 失智、憂鬱、失眠都有解
為視訊診療把脈3/程序複雜 長輩搞到快得憂鬱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