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肝篩檢/拚C肝治療 別忘了B肝
健保署長李伯璋指出,B肝和C肝防治一樣重要,B肝無法治癒,部分患者必須持續投藥,但由於施行新生兒接種疫苗政策,B肝新病人有減少的趨勢。李伯璋指出,歡迎相關學會提出B肝給付修正建議,健保署將進一步討論。
B、C肝防治一樣重要
高嘉宏說,C肝治療因此成為重要話題,健保從有條件給付新藥,轉變為是否肝臟纖維化,只要C肝病毒陽性,就可納入治療對象。肝策會也將推動多年的「全民回肝」計畫改為「全篩全治救肝單」,擴大C肝篩檢與治療。
另外,衛福部長陳時中喊出「2025消除C肝」,不只醫學中心動起來,串聯鄰近基層診所的雙向轉診制度,共同投入C肝治療。今年稅制調整後,基層診所也積極參與。衛福部明年更擬編82億元,造福六萬名感染者。
找出感染者 需地方援手
但找出感染者是篩檢工作的挑戰。高嘉宏說,C肝病人以高齡者為大宗,當交通不便又無人接送,他們不可能走進醫療院所做篩檢。有醫院安排「外展門診」,希望提供一站式篩檢,抽血後立即看結果,確定感染就開藥。
「這其實相當辛苦。」高嘉宏解釋,外展門診需要人力,若沒有抽血驗到病毒陽性,也無法獲得健保給付。此外,深入村里家戶其實更好,但對醫院團隊是艱困挑戰,有賴地方政府奧援。
高嘉宏建議,應再多編列媒體預算,宣導C肝治療的重要,且宣導必須「接地氣」,有人力、有錢、有正確衛教資訊,才有可能找到隱藏在社區或偏鄉的感染者,達成消除C肝願景。
但高嘉宏也指出,即便衛福部編列不少C肝治療預算,大部分投注於昂貴的藥物給付,而非預防篩檢和個案管理的支持。以台大醫院團隊為例,個管師僅一人,但必須追蹤將近八千名的B、C肝患者。此外,有的地方政府和民間團體為篩檢派出人力、付出財力,但篩檢資料仍需好好整理運用,避免重複篩檢的浪費。
健保給付 對部分患者嚴苛
消除C肝固然重要,但高嘉宏提醒,B肝治療也不可忽略。高嘉宏指出,B肝與C肝治療條件不同,B肝目前僅能藥物控制、無法治癒,但健保給付對部分患者嚴苛,例如要求患者肝功能指數(GPT)大於兩倍以上,且超過三個月。患者若纖維化明顯,但肝臟發炎情形不高,很難達到給付條件。
此外,健保給付也規定部分患者治療三年後,若無肝硬化即無條件停藥。「臨床偶見患者停藥後嚴重的急性發作,甚至發生猛爆性肝炎。」
停藥後 3至4成復發
高嘉宏說,認真服藥的患者大多不會復發,但停藥半年,臨床發現有三至四成復發風險。若病人擔心復發改自費用藥,每月至少三千元,長期對患者是負擔。他建議修正健保給付條件,例如B肝表面抗原低到一定程度再停藥,降低復發風險。
除了不要顧C肝、失B肝,高嘉宏也特別提到「脂肪肝」防治,由於與生活皆習慣較有關係,有必要從減重、飲食控制和運動處方下手,降低脂肪肝對健康的危害。高嘉宏說,「這是我們的長遠目標:打造一個沒有肝病的美麗島。」
編輯推薦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院士級B肝治療辯論/陳培哲:不能菁英觀點看治療 中斷用藥將增風險
院士級B肝治療辯論/簡榮南:服藥52年才能根治 病人長期用藥有困難
B肝應該長期用藥?院士級權威專家3月辯論
C肝消除工程(四)/避免回診頻繁 醫籲批次篩檢
C肝消除工程(三)/治療不限科別 診所加入戰線
C肝消除工程(五)/洗腎室協防 衛教更容易
C肝消除工程(二)/打疫苗送快篩 有效提高受檢率
C肝消除工程(一)/專家疾呼:C肝應納第五癌篩檢
預期效益/2025年消除C肝 百萬人篩檢揪3萬陽性
C肝治療/C肝患者疫情治療打對折 肝硬化確診死亡風險超出3倍
C肝治療/專家帶來天大的好消息:2025年這種疾病會消失不見
專家領袖意見/肝淨推手簡榮南 幽默衛教 圈粉病人
預期效益/加強篩檢意願 衛教圖像化、篩檢放寬至79歲
C肝篩檢/感染率九成 藥癮、獄友防治挑戰大
預期效益/全民篩檢 消除C肝最後1哩路
C肝篩檢/受刑人普篩C肝 陳建仁:與法務部討論可行性
C肝篩檢/擴大篩檢 國健署宣示明年底50萬人完成檢驗
C肝治療/台灣2025消除C肝目標 仍差14萬人未治療
C肝治療/根除C肝 專家建議小範圍「微根除」先行
C肝篩檢/治癒C肝不只防肝癌 台研究:胃癌淋巴癌降7成
C肝篩檢/國健署將擴大C肝篩檢、推健檢2.0 預期短期添健保壓力
C肝篩檢/肝炎、肝硬化、肝癌...把握篩檢服務 3撇步助護肝
專家領袖意見/藥價談判 盼醫師同一陣線
C肝新藥發展/C肝新藥元旦起開放申請 一人治療費高達20萬
C肝新藥發展/C肝印度之旅到網路購藥
C肝篩檢/C肝特殊族群 巡迴醫療篩檢追蹤
專家領袖意見/國健署高風險地區普篩 一個也不能少
專家領袖意見/揪出患者 上山下海也別漏掉洗腎室
預期效益/口服新藥助攻 衛福部誓言「2025年消除C肝」
C肝治療/C肝新藥健保給付用罄 加碼後暫限縮藥物使用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