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改善腰痛最好的方法是「練核心」!復健科醫師公開「3大動作」 預防改善都有效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聲/ 醫聲

肺癌治療缺口系列/未接軌國際 患者恐將從適應症就被排外

台北榮總腔胸內科主任陳育民專訪。記者邱德祥/攝影
台北榮總腔胸內科主任陳育民專訪。記者邱德祥/攝影
邱德祥

依據112年癌登資料統計,有1,0348人死於肺癌,佔所有癌患的2成,成了新癌王,但現在的治療卻讓醫師憂心不已。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陳育民指出,「晚期肺癌現在的治療未接軌國際標準,但有些新藥試驗是以此為標準進行設計,未來可能讓台灣肺癌患者光從適應症上就可能被排除,也形成能獲得健保給付的人會愈來愈少,原本就自費的患者恐怕得一路自費下去,這對患者是極度不公平!」

台灣肺癌罹患人數,在國健署進行肺癌篩檢政策後,新罹患人數逐漸提高,110年的統計肺癌有1.7萬人,其中九成二皆為非吸菸的非小細胞癌患者,陳育民指出,雖然篩檢讓早期患者略增,但不可諱言,晚期患者仍佔半數左右,其中7成都是肺腺癌患者,這其中5成有EGFR突變基因,推估下來,約有2,500人是陽性患者,也是肺癌患者中最大的一個族群。

EGFR突變基因的患者,有較高的復發及轉移風險,目前國際治療指引,是將第三代標靶藥物列為第一線治療,許多歐美國家,甚至鄰近的中國大陸皆是如此。但健保現今給付限縮在只在外顯因子第19有缺陷及腦轉移的患者,僅約1成的患者能用到新藥,大概約2、300人。若病人想要使用藥物就得月花十萬元治病。

健保限縮給付也對未來台灣在新藥研究上帶來影響,陳育民指出,「肺癌的臨床試驗正如火如荼的進行,光台北榮總就有30餘件,自己擔任計畫主持人也有20多案,但臨床試驗收案需要標準治療的病人,但台灣未依國際治療準則走,導致標準病人減少,衝擊台灣未來的研究能力及治療經驗,由於無法累計更多本土資料,與政府希望可收集更多真實世界數據的政策背道而馳。

陳育民舉肺癌人數佔最多的EGFR突變基因者為例,現在有些試驗是以使用過第三代標靶藥物的基礎下進行新藥試驗計畫,這類臨床試驗結果已出爐,未來新藥適應症若建立在標準療法上,那麼多數台灣患者光從適應症恐怕就排除在外,這些問題在這一兩年內就會遇到。

這也會產生曾獲得健保給付的少數患者,未來仍有機會符合新藥適應症,獲得健保給付的機會大增,但自費的患者恐怕被排除在適應症外,若想要用到新藥恐怕又得適應症外用藥,自己花錢治病。陳育民認為,以前還有一群台面下使用違藥者,因健保資料未有他們的用藥紀錄,新藥註定是要自己付錢,這是非常嚴肅及不公平的事,未來更可能衍生病人與政府或醫師間的糾紛。

陳育民直言,治療未接軌國際,除了病人錯失用藥時機、國內病人無法參與臨床試驗外,對於新政府倡議要在2030年癌症死亡率降低1/3的目標,恐怕難上加難,目前健保署有想要解決問題,但預算就是固定額度,希望健保署持續與藥廠議價協商外,也可以如次世代基因檢測採病人部份負擔,至少可以讓病人在可負擔的金額下有機會使用到新藥,有一線延續生命的機會。

肺癌篩檢 健保給付 治療 用藥紀錄 基因檢測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